|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随着冬季用电最高峰的日益逼近,我国局部地区再次面临电煤供应紧张问题,不得不拉闸限电,煤电双方因此而生的利润分配口水仗也愈打愈烈。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秘书长姜智敏在情况通报会上表示:煤炭企业并非如传言所说“利润丰厚”,只有“约11%的正常水平利润”。之所以出现煤电企业利润上的差别,原因在于现在大部分煤价已经市场化,而电价却受到控制。姜智敏认为,相信电价调整的时间窗口到来后,这一矛盾将不复存在。(12月28日《京华时报》)
此前,随着一些地方的电荒开始出现,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曾表示,连年煤价上涨已令电企承受巨大压力,个别电厂甚至没钱买煤。但中煤协却在通报会上说:中国不缺煤,也不会出现大范围电荒。个别电厂缺煤,是因为没做好储煤工作。
说到底,这是个利润分配问题,煤价和电价,都属于政府管制范畴。虽然中煤协说大部分煤价已经市场化,但专供发电的电煤的价格,却依然是受政府管制的。所以说,能不能在煤电企业之间实现平衡,让电力能够正常供应,需要政府部门做更多的工作。这里面有一个底线不能破,就是煤电企业不管怎么吵,都不能绑架消费者。每年到这个时候,都要签订电煤合同,但煤电双方每年都要顶牛。中煤协与中电联争得面红耳赤,无非就是争取给己方留下最大的利润空间。利益协商不要紧,吵架也不要紧,但双方都不能把消费者当人质。可惜的是,每次煤电企业之间顶牛,消费者总会成为人质,成为双方向政府部门争取利润空间的筹码。电荒的原因,正如中煤协所说,“并不缺煤”,无非就是双方没谈拢,部门电力企业借制造电荒来胁迫政府部门,以争取更高的利润。反过来说,如果电力企业的电荒政策得手,而电价无法上调,煤价势必要降下来。煤炭企业一不乐意,煤荒很可能就随之而来。最后的解决之道,很可能就是中煤协所说的“电价调整后,这一矛盾将不复存在”。但大家都很清楚,不管是电荒还是涨价,最终为煤电企业利润之争埋单的,都是消费者,而整个社会,还不得不在电荒中承受巨大的代价。
解决煤电利润之争除了牺牲消费者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当然不是,既然是国有垄断行业,既然是政府管制价格,政府就必须更强悍一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问责——有了煤荒要问责煤企、有了电荒就要问责电企,对国企负责人,没有比摘其“乌纱帽”更有杀伤力的了。但现实是,煤荒电荒经常看到,严格问责却是凤毛麟角。正是因为这种莫名奇妙的宽容,煤电双方才敢肆无忌惮地绑架消费者,才敢不惜一切代价争取更高利润。不从根子上解决问题,中煤协所说的“不会出现大面积电荒”,你敢信吗?(赵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