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99|回复: 0

喜得道光渔樵耕读青花山水人物茶碗一对

发表于 2010-12-29 13:47:3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收到一个快递,打开是一对茶碗,才想起前一段拍下的道光“渔樵耕读”青花山水人物茶碗一对,顿时喜从天降。
    包裹很专业,层层打开后立刻感觉到一层柔和的酥光,它不同于新瓷那种刺眼的火光,而是经过漫长的岁月才产生的一种自然的光泽,历久弥新又让人感到一种厚重。这对碗口径10.5cm,高5.5cm,属于清代常见的茶碗类型,应该还有茶托和盖子,虽然遗失了,但还是让人一看就很喜欢。它造型规整,胎体一只较另一只厚重,里面还残存着淡淡的黄色的茶水浸渍的色泽。碗身用青花绘渔樵耕读山水人物,青花色泽蓝灰,底青花绘桃形图记款,点染绘画一气呵成,流畅细腻,属于道光典型器物。
    渔樵耕读是当时农耕社会的四业,代表了老百姓的基本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是明清和民国瓷器上常见纹饰。渔樵耕读分别指捕鱼的渔夫、砍柴的樵夫、耕田的农夫和读书的书生,四业中以渔为首。典故的原形代表是:渔夫是东汉严子陵,才高八斗,但一生不愿为官,多次拒绝曾经是同学的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6~公元57,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的邀请,隐居于浙江桐庐,垂钓终老。樵夫则是汉武帝时的大臣朱买臣,班固《汉书》记载朱买臣原出身贫寒,以上山砍柴为生,热爱读书。妻子不堪贫穷改嫁他人,他仍自强不息,不断学习。后由严助推荐,当了汉武帝的中大夫、文学侍臣。耕所指的是舜耕历山的典故,舜耕历山的记载最早见于《墨子·尚贤下》:昔者,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濒,渔于雷泽,灰于常阳,尧得之服泽之阳,立为天子。相传有象为之耕,有鸟为之耘,瓷器上常见的访贤图,其中舜的身边都有一头大象。读所描述的是苏秦刺股埋头苦读的故事。苏秦字季子,东周洛阳人,在齐国受业于鬼谷先生。为博取功名就发愤读书,每天读书到深夜,每当要打瞌睡时,他就用铁锥子刺一下大腿来提神,后成为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
    这对道光“渔樵耕读”青花山水人物茶碗绘画较工细,山体勾线填涂,远山层次清晰,人物寥寥几笔就将神态凸显出来,一座小桥将山石与湖泊联系起来,让整个绘画浑然一体,构图饱满又不显得错乱。两颗树木把不同的画面隔开,让构图显得更有层次感。树木的画法或圆圈或单线勾勒树叶,都很好地表现出来。一座房屋若隐若现,掩映在山石小桥间,将山水意境很好地表现了出来。
    这对碗胎质细腻轻薄,透光可看到碗面的绘画,器型虽小,却小巧精致,让人一见便爱不释手。





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