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孩子刚会说话的时候,我们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也带着他去医院检查过,结果一切正常,我于是不再担心,想着时间会解决问题,孩子长大后表达自然就流畅了。直到孩子上了小学,我发现他越来越不爱讲话,老师也反映上课提问他的时候,他经常低头不语,因为他一张嘴说话,就会引得其他同学哄堂大笑。 |
儿子的情况令我焦虑,但又无计可施。那天,我着急开会,凑巧连续四个路口都撞上红灯,苦苦等待之际,我的脑海里瞬间闪现出几天前在朋友圈看到的一则“红灯定律”:开车上班的途中,如果碰到的第一个红绿灯是红灯,那么,接下来的几个红绿灯往往也会是红灯。碰到第一个红灯后,改变行车的路线,或改变行车的速度,一般就能避开下一个红灯。 |
起步后,我放慢了行驶速度,来到十字路口,红灯正好变成绿灯,车顺利通过。猛然间我发现儿子的难题似乎找到了答案。对儿子来说,顺利地说出一句话就像车子在正常行驶,语言障碍就像这红灯,面对红灯,越急越没用,前面有车堵着,既然不能加快速度破“红灯”,那么干脆慢下来或者绕道。我仔细想了想,能不能先绕道“写”,再来“说”呢? |
回到家我告诉儿子,下次他想说什么的时候可以先把要说的话写出来,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再照着写的内容一字一字读出来,然后重新表达。 |
通过一段时间的写和读,儿子的语速明显快了一点。我跟他说:“儿子你已经很棒了,可以丢掉‘写这根拐杖,在肚子里打底稿,等你想好之后,再表达出来。”儿子很聪明:“妈妈,我明白了,就是改成在心里写。”于是他再跟我对话,就像在我面前背课文一样,想一想,背一背。虽然有些机械,但他把那些打结的词都去掉了。一次儿子跟我顶嘴,竟然比较快速地一连和我战了几个回合,我感到很惊讶。我没有因为儿子顶嘴生气,反而因为他的进步,表扬了他一番。 |
过了一段时间,学校组织“传承红色基因”演讲比赛,班主任要求每个同学都积极准备,先在班级进行选拔,然后推送到学校参赛。儿子满脸愁容,感觉自己完成不了任务。我觉得这次比赛对儿子来说难度较大,但能够成功的话,将会给他带来极大自信。于是我鼓励他参加。 |
[table=100%,#fffff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