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既然你们参加了别校的竞赛,就别想回学校上课!”昨日上午,正是上课时间,却有20多名学生及家长伫立在安顺第五中学小十字校区门口,一脸落寞。学生不能正常上课,只因他们参加了安顺市实验学校的学科竞赛而耽误了本校举办的活动,受到了学校的“惩罚”。(据12月28日中新网)
对这一幕人们并不陌生,经常会在功夫片里看到,谁做了背叛功夫门派的事,就会被“逐出师门”,再怎么声泪俱下求告师傅也无济于事,因为这已成了自古以来功夫界的铁律,体现了对“吃里爬外”的零容忍,令人感叹一个“义”字了得!可这事出现在现代的学校里却是味道怪怪的。安顺五中对此毫不避讳,被“赶出校门”的学生就是因为不参加本校的“体育趣味运动会”活动,反而到实验学校参加学科竞赛,这岂不是“不热爱学校,缺乏集体荣誉感”的“叛校行为”?!不过,人们不禁要问,什么时候学校成了盘踞一方的 “武林门派”了?
说白了,所谓“荣誉感”不过是个托词,实质上是生源竞争的白热化,导致被抢夺一方顿感切肤之痛,是可忍孰不可忍,忍无可忍,于是只好拿这些“不争气”的学生撒气。“生源大战”由来已久,一个最常见且成本最低廉的“战术”就是千方百计抬高自己,顺带着贬低他校。甚至几年前湖北某市出现了两所中学“老师群殴”,直接原因就是双方在宣传各自学校时,有“损害”对方学校的言语,其根源就是抢夺生源。尽管实验中学以 “增强校际交流”为旗号采取所谓的“学科竞赛”显得有点儿“技术含量”,但还是没有走出“损人利己”的套路。这两家互掐的中学为了利益之争不顾学生的感受,教育者的道德与责任早已抛之九霄云外。
有“生源大战”,才有“赶出校门”。可能人们对校园里上演“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争夺生源闹剧早已见怪不怪,甚至从“我的地盘我做主”角度看,学校以“赶出校门”来警告和惩戒“不听话”的学生,也无可厚非。然而,作为教育部门应从这一事件中认真反思。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是造成教育起点不公平的根源,而生源与经济利益挂钩则是教育产业化的最大弊端。
要使类似事件不再发生,让学生权益得到尊重和保护,必须对现行教育体制与机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全面启动惠及民生的教育改革路线图,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使教育资源配置趋于平衡合理,让教育者不再为留住生源、争夺生源而费尽心思,而是将精力放到教学和管理上,做足普惠性功课,让教育完全回归公益性和公共产品性质,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梁江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