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647|回复: 0

坚守大漠四十余载痴迷创新创效

发表于 2021-6-14 19:46:4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工人日报
  6月7日晚上11时30分,徐镇终于从生产现场回到了办公室,他没有休息,就着开水服了药,很快又摊开资料,对着电脑,一点一点绘制地下注水管网图。
  “地下水管网几百公里长,走向特别复杂,不少油井地下水管网改造是我设计的,只有我最清楚,所以趁现在要把它绘制出来。”徐镇是中石化西北油田采油一厂采油管理一区生产安全运行中心主任,中石化劳动模范、他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里一待就是42年,每天只痴迷于做一件事——创新创效。
  1979年,不满18岁的徐镇就加入了石油勘探队伍。要在“死亡之海”里进行石油勘探,艰苦程度不言而喻,没多久随队干活的农民工就几乎跑了个精光,徐镇跟着师傅咬着牙坚持布线放炮等重体力劳动;大漠里蚊虫肆虐,只要露肉的地方全是密密麻麻的红疹疙瘩;冬季寒风呼啸,有时帐篷被刮跑了,只有靠不停地跑步御寒;气候太干,徐镇几乎每天都流鼻血,他就一直在鼻孔里塞棉花。就是在这种艰苦条件下,1984年9月,沙参2井实现了重大油气突破。
  伴随着一个个油田的发现,不怕吃苦、勤学好问的徐镇先后担任了技术员、大组长。1998年,年近不惑的徐镇转岗到采油厂,一下子回到了原点——最基层的采油工。
  从进采油队的第一天起,徐镇就认认真真地向书本学、到现场看、追着师傅问,从抽油机原理、采油基础知识,到巡回检查操作规程、单井流程应知应会等等,他一遍一遍地学,一点一点地记。每次上井,他都仔细观察师傅的每一步操作,等别人都休息了,徐镇再自己顺着管线反复揣摩。当年年底,徐镇被评为了技术能手,很快又重新当了班长。
  年复一年的刻苦磨砺使徐镇的技术突飞猛进,大家称赞他是“金点子王”。2011年,西北油田首个以职工个人名字命名的“徐镇工作室”成立,累计解决生产难题210多项,完成技术创新项目27项,累计为企业降本增效3000多万元。其中徐镇个人3项成果还取得了国家发明专利。2014年徐镇被评为了中石化劳动模范。
  创新创效是徐镇最痴迷的事。他针对TK262井因稠油影响,进站生产特别困难,地面管线憋压严重,洗井扫线作业频繁耽误生产时效等老大难问题,创新提出把注水管线与生产管线相连接,对加油嘴进行适当控制,让管线里面的原油与水充分混合进站的建议。同时借用注水管线的压力助推,改变原进站管线加药后用混输泵输油的现状。此项技术革新实施后效果明显,不但在27口生产井进行推广,还荣获油田技改创新一等奖。
  “我现在最想做的,就是把自己掌握的所有技术经验,毫无保留地传下去;同时把勇于奉献、敢于担当的石油精神、石化传统传下去。西北油田要建设千万吨级油气田,厂里要增储上产,我要尽可能为保障祖国能源安全多做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