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251|回复: 1

【党史教育】英雄模范㉛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革命烈士——王杰生平事迹

发表于 2021-6-15 04:59:2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t014c1e91ea5bec2ca9.jpg
t012c4d26ebba73f5a9.jpg


王杰 - 山东金乡籍革命烈士
王杰(194210-1965714),山东省金乡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王杰从小爱听英雄故事,爱看英雄画册。1957年,大水淹没家乡,王杰冒着生命危险抢救生产队的马匹。1958年考入金乡一中初中部,每星期天回家,都帮助生产队会计算账。19618月,王杰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济南军区装甲兵某部工兵一连当战士。1962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王杰生前是济南军区驻江苏徐州某部工兵一连五班班长。
1965714日,王杰在一次训练中为掩护民兵而英勇牺牲,被追认为革命烈士。2009914日,王杰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2019925日,入选"最美奋斗者"名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王杰
出生日期--194210
逝世日期--1965714
毕业院校--金乡一中
职业--军人
出生地--山东省金乡县
被追认--革命烈士
人物介绍
王杰(1942-1963),王杰烈士生前是济南军区驻江苏徐州某部工兵一连五班班长,他以雷锋为榜样,从小事做起,处处以身作则,"以服从祖国的需要为快乐",为了党的事业"有一分热,发一分光",逐步成长为一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热爱学习,注意世界观的改造,无论多忙多累,无论走到哪里,身边总要带上一本《毛泽东著作选读》,一有空闲时间,他就拿出来认真学习。在一次训练中为掩护民兵而英勇牺牲,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人物事迹
他热爱学习,注意世界观的改造,无论多忙多累,无论走到哪里,身边总要带上一本《毛泽东著作选读》,一有空闲时间,他就拿出来认真学习,从中吸取精神营养。并结合工作和思想实际,写下了10多万字的日记,记录了他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过程。
1965714日,王杰同志194210月出生在山东省金乡县城郊乡华堌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王杰从小爱听英雄故事,爱看英雄画册。1957年,大水淹没家乡,他冒着生命危险抢救生产队的马匹。1958年考入金乡一中初中部,每星期天回家,都帮助生产队会计算帐。
19618月,王杰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济南军区装甲兵某部工兵一连当战士。1962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入伍后,看到有的战友开上坦克那么威武,曾一度觉得当工兵不如当其他技术兵。指导员让他带着这个问题学习《为人民服务》和《纪念白求恩》等文章,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白求恩毫不利己的共产主义品质,深深感动了他,使他认识到,当兵的目的是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因此,不愿当工兵的想法,很快就打消了。
1963827日,王杰所在部队奉命到河北抗洪救灾,一天夜里,上级命令他们到木料场去抢运木料。场子被茫茫的洪水围困着,必须首先派一个尖兵探出一条安全的路来,大家才能顺利进场。王杰同志抢先要求担负了这项战斗任务。他在齐胸的水中探索前进,好几次掉进没过头顶的深坑。在寻找进出口时,他腿上、手上被在水下的铁丝网划成道道血痕,但为了顺利完成抢运任务,他把这一切完全置之度外。他这种奋不顾身、迎难而进的精神,使战友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和教育。
他关心战友,视战友如亲兄弟。长途行军,王杰脚上起了水泡,浑身酸痛,但他一放下背包,先给其他战友打水烧水,帮助炊事班生火切菜,然后才休息。晚上放哨,他的哨一站就到天明,目的是让其他同志多休息一会儿。他爱护集体财产胜过关心自己。一天,工地上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王杰从睡梦中惊醒。他想起工地上还放着油桶、木料等施工器材,便一骨碌爬起来,一个人冒着大雨跑到工地,一趟又一趟将施工器材全部转移到山坡上,从而避免了国家财产的损失。他帮助群众做好事,从不留名。一次王杰上街买东西,发现一个老大娘看病后缺少回程的路费,便主动掏出自己的津贴费塞给老人。老人问他叫什么,他说叫"解放军"。他勤奋工作,在执行训练、施工和抗洪救灾等各项任务中,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被大家称为"闲不住的人""不知疲倦的人"。他在部队里年年是优秀战士,两次荣立三等功,当了班长,被评为"模范共青团员"和一级技术能手。
在抢险中,别人一次扛一捆草袋,他扛两捆;在抢运被淹的木材时,虽不熟水性,却走在最前面,为全连探路。这一年,王杰被评为五好战士,荣立三等功。他以雷锋为榜样,从"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处处以身作则。在长途行军中,他主动关心新战友,帮助新同志抗枪、背背包;他学习毛主席著作,经常坚持学到深夜;在抗洪救灾中,哪里危险他就冲向哪里;在施工中,哪里有重活,他就奔向哪里。他用自己的行动实践自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誓言,入伍以后,连续三年被评为五好战士,两次荣立三等功,多次受奖,被评为模范团员。19641月,王杰被提任副班长,后任班长。23日,他在日记中写道:"我们青年人要象疾风中的劲草,岁寒时的松柏,经得起艰难困苦的考验,勇敢地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担。"3月,由于他分秒必争,刻苦钻研,考上一级技术能手。他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第一位,任爆破手期间,不浪费一寸导火索,决心"把艰苦奋斗的作风接过来,传下去。"同年9月,家庭再三去信催其回家结婚,他因工作需要,再次推迟婚期。1965年初,其母心脏病复发,他以战备为重,三次推辞连里安排的假期。"哪里有困难,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王杰。"这是一连同志对王杰的评语。冬训中,是他带头跳进结冰的水里打桩架桥;施工时,突然暴发的山洪卷走了物资,又是他第一个奔去抢救;爬高空、钻猫洞进行爆破,也总是他担着风险抢先去装药、放炮;有时发生哑炮,仍然是他争先恐后地去排除。王杰同志就是用类似平凡而闪闪发光的动人事迹,实现了他的英雄志愿。
19657月上旬,济南军区驻徐州部队拉练到邳州张楼乡,并短时在那里进行各种演练,县武装部受当时热映的"地雷战"影响,利用这个机会,临时组织了民兵地雷班。由于王杰是名优秀的班长,二次立功(罕见,我在部队多年就那样还没立过功呢),又是那时部队战士中很少有的初中生。
出事那天已经吃住在一起给民兵地雷班授课和演示10多天了。王杰不是个粗人,真要出事故也不会在10多天后。但是你不能否认这个事实,那11名民兵是没什么文化整天地里劳动的粗人。地点处在乡政府的街边土路,我们邳州人又密,值学生暑假,看热闹的、过路的,尤其小孩子多。因为我班当地的几个同学也在现场。这又不同于在营房训练,为了安全把所有路口把住不让通行,只王杰一人也根本顾不了。各种一般的地雷教过了,是教后面最复杂的有较长绊线的地雷,具体站着讲的时候外面人都很远。尤其是在最后穿雷管、带引线的细致作业时,不能分散一点精力。他蹲的很近,时间又长,周围12人为了看清就慢慢地围成了里外几层的水桶,还有过路的和图热闹的小孩子。也就是临到万事大吉的时候,那长长细细的引线在拥挤中不知被谁碰了,雷包的引线还在王杰的手里,动与没动只有王杰能感觉到,他要往后一仰肯定没事,但他知道是什么后果,在3秒爆炸的时间内他选择了扑的动作!听同学讲,王杰真是被炸的粉身碎骨,其中一肢飞向空中近20米,和路边的杨树差不多高(20直径)12名民兵全部不同程度负伤,随即送往9里远的县医院。
英雄总是英雄,可总是有心理黑暗的小人以己度人,千方百计地找茬诋毁,为自己落后分子的混帐逻辑作辩护。比如王杰牺牲后,当记者到当地采访时,就有人把王杰的舍身救人说成是王杰是怕坐大牢才去扑地雷的。可他说的开心,差点被群众揍死也是自得下场。在张楼公社和驻地群众的一再请求下,部队决定把王杰安葬在他牺牲的地方;公社买来最好的楠木,请来当地有名的木匠,为王杰做了一口棺材。716日上午,当地群众为王杰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方圆几十里的男女老少和部队官兵组成了庞大的送葬队伍,一路上哭声震天。
916日,某坦克师和徐州党政机关群众7000余人,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根据王杰生前愿望,王杰生前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人物精神
王杰同志坚持记日记,196551日五一节庆祝活动结束以后,王杰在日记中写道:"我们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大无畏的人。"这以后就成为了王杰精神的集中概括。628日,看过电影《自有后来人》,他在日记中写下这样的誓言:"只要革命需要,我一定象李玉和那样视死如归,不怕牺牲,直到战斗的最后一秒钟。"几天后,他奉命到江苏省邳县张楼公社执行民兵训练任务,714日拂晓,王杰同志和往常一样,查完岗回到驻地,把班里的每个洗脸盆打满了水,看了看还在熟睡的战友们,怀着愉快的心情,与三班长陈学义一起,朝驻地人民公社民兵训练场走去。
帮助民兵训练爆破技术,是连里交给王杰同志和陈学义两人的一项任务。当王杰和陈学义一到训练场地,就受到民兵们的欢迎。714日上午,他们进行最后一项训练--地雷实爆,王杰让大家围成一圈,由他做示范动作。突然,埋设炸药包的土层冒出了白烟。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王杰大喊一声"闪开",便飞身而起,扑向炸药包(实爆训练用炸药包代替地雷)。随着一声巨响,王杰倒在了血泊之中,在场的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得救了,年仅23岁的王杰却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主要荣誉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先后发出通知,号召全国军民向王杰学习。
196511月,国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班为"王杰班"。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朱德、董必武、陆定一、许光达等亲笔题了词。 1968年,家乡人民为纪念王杰,将其故里花鼓村(另说为华堌村)更名为"王杰村",并在村东建王杰烈士纪念馆,让子孙后代都由于铭记烈士的英雄事迹。
1989年清明节,王杰大理石雕像在县城文峰路和金山街交叉口落成。
2009914日,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外界评价
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林彪、朱德、叶剑英、董必武、陆定一亲笔为王杰题词。毛泽东主席的题词是:"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周恩来的题词是:"座座高山耸入云,我们施工为人民。不怕施工苦和累,愿把青春献人民。(录王杰诗)"
t012c013d61593daf1c.jpg

t01ad0be5d667e8363e.jpg

t01180f2b64b9fbbd0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15 08:02:41 | 查看全部
学习英模人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