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930|回复: 0

《史语所:新学术的高原》序

发表于 2021-6-16 10:54:3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黄进兴
[align=justify]
  头回见到郝倖仔博士是2016年5月。她随学术代表团前来史语所访问。当时只觉得郝博士爽朗健谈,不知是否这次参访留下美好的印象,之后她遂发愿撰写“史语所的简史”。近年来在大陆,书写大陆时期史语所的文学或历史均相当蓬勃,居中亦不乏佳作。我遂建议她不妨聚焦于“史语所在台湾”。一来,史语所在台湾时间上业已远逾大陆时期;二来,在台湾的史语所不只继承了前人成果,并且能推陈出新,带来一股新学术的风气,而与大陆时期迥然有别;加上两岸隔阂既久,或许更能满足外在学界的好奇心,从而帮助彼此的交流与切磋。果真,郝博士从善如流,接纳我的建议,径取台湾的史语所作为分析的焦点。
  按郝博士原为北京大学中文系的高材生,学有专精,古典文学尤为通晓;有意以现代学术史为志业,理应驾轻就熟。她花了三四年的时间,根据文献资料、田野调查、亲自访谈,三路齐发,终于成就这部生动有趣、信实可靠的访谈录。她不辞辛劳,曾多次到南港史语所亲自采访,与所内同仁深入交谈,并且和海内外的学术知情人士交换意见,遂得完成此一巨作。
  个人曾忝为史语所所长七年之久,得见郝博士有此努力的成果,尤感欣喜与钦佩,盼此一访谈录有助于学界了解史语所近况,不吝予以批评与鼓励,促进未来学术的交流和进步。
  史语所第一代的前辈,名考古学家李济先生曾言“史语所凡九迁”。盖谓其时国家多难,社会动荡,史语所逼不得已东西南北颠沛流离,但终究香火不绝如缕:一群知识分子兢兢业业,坚守岗位,薪火相传,此或许可激发后人,作追求学问的榜样。
  史语所的历史将近百年,若衡诸民国以来所创制的学术机构,确实罕见。在史语所担任所长期间,我常接到大陆学人的溢美之词,谓史语所乃是“学术的麦加”或“求知的净土”,此不外着眼本所自由、多元、不进则退的学风。但对我个人而言,在我的想象中,史语所毋乃更像宫崎骏动画中的“霍尔的堡垒”,是一栋无时不在变化和移动的“知识堡垒”,虽只是一粒残存的火种,但仍随时发光发热照亮身处之境。
  (作者为台湾“中央研究院”副院长、院士,2009年至2016年任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