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5|回复: 2

走近中共党史上的先模英烈人物(85)张富清

发表于 2021-6-17 07:16:2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张富清:深藏功名 初心不改

2021061608023817513.jpg  
张富清穿着老式军装敬军礼。新华社记者 程 敏摄

       张富清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最美奋斗者”“时代楷模”称号。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在湖北省来凤县民族博物馆张富清先进事迹陈列馆,每天都有许多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参观者,陈列馆里,摆放着一件件张富清曾经使用和制作的实物。
  张富清,1924年出生于陕西汉中洋县马畅镇双庙村一个贫农家庭。1948年3月,24岁的张富清参军,成为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在历次战斗中都是冲锋在前。由于作战勇猛,当年8月,他被连队推荐火线入党,成为预备党员。张富清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1953年3月至1954年12月,张富清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文化速成中学学习。1955年1月退役转业时,张富清坚决服从组织安排赴湖北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
  到来凤县后,张富清先后任城关粮油所主任,三胡区副区长、区长,建行来凤支行副行长等职务。每一个岗位,他都脚踏实地,竭尽所能,担当奉献。当公社班子成员分配工作片区时,张富清抢先选了最偏远的高洞片区,那里不通路、不通电,张富清就带领社员们投工投劳,一起打炮眼、开山修路;到建行工作后,张富清和同事们白手起家,盖起了办公楼,他还开展“拨改贷”业务,经他手放出的贷款,没有一笔呆账。
  从转业那天起,张富清就“封存”所有战功记忆,对子女也只字不提。即使生活过得并不宽裕,他仍然没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国家开展精简退职工作时,张富清首先动员妻子离职;大儿子遇到一个到市里工作的机会,身为当时公社革委会副主任的张富清却让他放弃机会,下乡当知青;做白内障手术时,虽然医药费能全部报销,张富清还是选择了最便宜的晶体。
  张富清深藏功名,淡泊名利。直到2018年底,国家开展退役军人信息登记,张富清隐藏半个多世纪的战功才得以被发现。他说:“我要在有生之年,坚决听党的话,党指到哪里,我就做到哪里,党叫我做啥,我就做啥。我要为党、为人民奋斗一生。”
  张富清曾荣获“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最美奋斗者”称号。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17 07:17:31 | 查看全部
张富清:信仰如山,初心如磐

  新华社武汉6月15日电(记者谭元斌)在很多人心里,张富清这个名字传递的感动、带来的震撼仍在延续。

  战斗英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今年将步入97岁高龄。2019年三四月间,张富清的感人事迹被逐步披露,为公众所知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全国已有数万名党员干部到湖北来凤县民族博物馆张富清先进事迹陈列馆参观。

  年迈力衰,如山的信仰没有变,如磐的初心没有变。荣誉加身,他依然是那个朴实纯粹、淡泊名利的张富清。

  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

  1924年12月出生于陕西汉中洋县的张富清,在西北解放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是一位“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

  1948年初,宜川战役打响,国民党军整编第90师在瓦子街落入我军伏击圈被歼。作为在该师干杂活儿的杂役,面对我军给出的回家可以发路费的优待政策,张富清毅然选择参加革命,成为英雄部队359旅718团的一员。

  矮小瘦弱不被国民党军官“瞧得起”的张富清,加入英雄部队后发生蜕变,最终成长为敢打敢胜的“战斗英雄”。1948年8月,壶梯山战斗打响,担任突击组长的张富清,“攻下敌人碉堡一个,打死敌人两个,缴机枪一挺,并巩固了阵地,使后边部队顺利前进”。他因此荣立师一等功,被授予师“战斗英雄”称号。

  1948年11月,永丰城战斗打响。又一次担任突击组长,张富清携带两个炸药包、一支步枪、一支冲锋枪和16个手榴弹,夜间攀上寨墙,炸掉敌人两个碉堡,身受重伤仍独自坚守阵地到天明,数次打退敌人反扑。他因此荣立军一等功,被授予军甲等“战斗英雄”称号,并被西北野战军加授特等功。

  在西北解放战争中,张富清先后获得一次特等功、三次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两次“战斗英雄”称号。

  深藏功名,造福一方

  1953年3月至1954年12月,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的张富清按照组织安排,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文化速成中学学习。1955年1月退役转业,他坚决服从组织安排赴偏远的鄂西恩施地区工作。

  他带着爱人孙玉兰扎根三省交界的恩施来凤县,一口皮箱,锁住了他在战场上用鲜血换来的全部荣誉。

  到来凤县后,张富清先后任城关粮油所主任,三胡区副区长、区长,建行来凤支行副行长等职务。他甘愿做伟大事业的一块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努力奉献,毫无怨言。

  为了带头示范,他让爱人孙玉兰从他分管的三胡区供销社下岗,让大儿子张建国到卯洞公社万亩林场当知青。

  为了让群众接受自己,他住进最穷的社员家,白天与社员一起干重体力活儿,晚上开完会后,帮社员挑水扫地。

  进驻卯洞公社高洞管理区,群众反映出行难、吃水难,他带着社员四处寻找水源,50多岁年纪腰系长绳,下到天坑底部找水。组织修路,他与社员一起在绝壁上抡大锤打炮眼。

  任三胡区副区长、区长期间,他推动老狮子桥水电站建设,让两个生产队进入“电力时代”。

  荣誉加身,本色不改

  1985年1月,张富清站完最后一班岗,从建行来凤支行副行长岗位上离休。

  离休后,张富清继续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住老房子、用旧家具、穿旧衣服,过俭朴生活。一个搪瓷缸、一口皮箱,他用了60多年。

  即便离休了,张富清也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卧室的书桌上,摆着成堆的学习资料。享受公费医疗政策的他,为了防止家人“占便宜”,不惜锁住放药的抽屉。

  2012年,张富清因病左腿截肢。为了不影响子女“为党和人民工作”,88岁的他装上假肢,拼命练习一年,顽强站了起来。

  他讲不来豪言壮语,所说的每一句话都那么质朴纯净、直抵人心。

  60多年里,张富清将赫赫战功锁在箱底、深埋心底,闭口不提,他的老伴儿和儿女都不知情。2018年底,国家开展退役军人信息登记,张富清的战斗英雄身份才得以发现。

  张富清荣获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最美奋斗者”“时代楷模”等荣誉称号,并被授予“共和国勋章”。诸多光环加身,他依然是那个坚守初心、保持本色的张富清;依然是那个“为党为人民可以牺牲一切的张富清”。

  这位1948年8月在战场上火线入党的老党员这样说:“我要在有生之年,坚决听党的话,党指到哪里,我就做到哪里,党叫我做啥,我就做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17 07:39:29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