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7|回复: 0

对高科技大众化产品,相关监管须前置

发表于 2021-6-17 11:30:0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光明日报
         近日,有媒体援引汽车制造集团斯特兰提斯的消息称,雪铁龙公司因2009年到2015年在法国销售的欧洲第五代排放标准柴油车型涉嫌尾气排放“欺诈”,被巴黎司法法庭传唤后,受到正式立案审查。
  与此新闻相关联的是,标致和雷诺也因相同原因被法国有关方面立案审查;菲亚特将于7月受到巴黎司法法庭的传唤。在更早的2015年,德国大众曾爆出“排放门”丑闻。
  新闻中所出现的品牌,皆是拥有悠久历史的汽车制造厂商,甚至不乏大众心目中“好车”的代表。这些受到法国司法机构审查的品牌中,有3个正是法国汽车工业的象征和支柱。从世界范围看,这些品牌在汽车研发技术上都处于领先地位,但仍然涉嫌或被证实尾气排放“欺诈”。因此,无论这些汽车品牌涉嫌尾气排放“欺诈”是何种目的,答案可能不会是出于技术原因。这些拥有先进技术的汽车厂商确保其产品达到尾气排放标准,应不难做到,但其能够做到却没有做到,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车企知道消费者根本无从知道购买的汽车是否达标,因而也就不影响这些汽车的销售。
  汽车制造精密且复杂,这使得普通消费者和车企之间天然存在信息壁垒,这一壁垒导致二者之间信息不对称。无论是修车、保养,还是维权,消费者在购买汽车后会经历的任何情形,由于信息壁垒的存在,自身权益通常很难得到维护。屡屡被消费者吐槽的汽车4S店服务,就是这一现状的最好例证。尚能使用的零配件被强行更换、换零件就能解决的问题非要换组件、服务价格远高于市场价格等,这些人们在4S店的遭遇,往往会被4S店冠以“出于安全考虑”的名头。由于缺乏专业知识,消费者往往难以招架。
  这些事实都表明了消费者在面对车企时的弱势。消费者的“无力”,不仅体现在汽车这样的大件商品上,其他包括奶粉、疫苗在内的诸多存在较高技术门槛的大众化产品,消费者与企业之间都存在着信息壁垒。于是,很多消费者为了避免购买大件商品后的麻烦,往往不得不在购买某一大众化产品前做足所谓“攻略”。这种逼着消费者首先成为产品“专家”的市场环境,显然有违市场常识。良好的市场环境,理应让消费者可以随心购买任何大众化产品,而无须考虑这些产品是否符合标准。面对科技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产品,相关监管必须前置,产品标准必须提高,大众化产品尤其需要如此。
  人们心目中标准严苛的欧洲市场尚且有标准欺诈问题出现,说明有责部门需要提高相应的专业素养,提前为消费者“排雷”,营造一个让消费者放心的良好市场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