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1|回复: 0

“共享法庭”让“智慧司法”更切近

发表于 2021-6-17 20:42:0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张涛

  据新华社报道,前不久,家住浙江丽水缙云县大源镇的林先生,在镇里的农商行服务网点新设立的“共享法庭”,接受了法院组织的在线调解,要回了被拖欠的2万多元劳务报酬。在丽水,像这样的“共享法庭”已有83家,法院在线调解、远程庭审等诉讼服务正在进一步贴近百姓。

  “共享法庭”是丽水市中级人民法院利用全市乡镇街道、矛调中心、金融和邮政服务网点等场所的原有信息化设备、场地、人员,设置的线上法律诉讼服务点,为群众就近提供远程调解、网上立案、远程庭审、诉讼咨询等服务。

  “打官司很麻烦”是很多人的直观感受,从立案、开庭到宣判,再到申请执行,跑个七八次很正常。近年来,各级法院不断加快智慧法院建设,推广应用“移动微法院”小程序,减轻了不少当事人的诉讼负担。但对一些群众尤其是中老年群体而言,由于“数字鸿沟”的存在,他们对法院互联网诉讼服务的接受度和掌握度仍旧有限。

  “共享法庭”正是在现有数字化改革基础上,“智慧司法”触角的进一步延伸。对许多人来说,相比陌生冰冷的法庭,在村委会、银行、邮政网点等熟悉的地点“打官司”,有助于缓解内心的距离感和紧张感。同时,针对群众不熟悉信息化终端使用方法的困境,“共享法庭”所在场所的工作人员在经过专门培训后,可以对群众线上诉讼进行手把手的教学和引导,让更多群众充分享受到“数字红利”。

  “共享法庭”是多赢之举。群众就近获得法律诉讼服务,免去了“跑法院”的诸多成本;对政府部门和公共场所现有设备、场地、人员的利用和整合,避免了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节约了社会成本;及时有效的在线调解、远程庭审,一定程度上弥合了“数字鸿沟”,扩大了“智慧司法”的覆盖面。

  《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2021)》指出,2020年人民法院信息化3.0版顺利建设完成,智慧法院全面深化,中国法院信息化建设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打通“智慧司法”最后一公里,提升公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上,“共享法庭”的实践值得思考和借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