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8|回复: 0

插上互联网翅膀,非遗“飞”得更高更远

发表于 2021-6-17 20:48:3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日前发布的《抖音非遗数据报告》显示:截至目前,抖音上国家级非遗项目相关视频数量超过1.4亿,155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抖音涵盖率达97.94%;过去一年,抖音上国家级非遗相关视频数量同比增长188%;濒危非遗项目在抖音获赞超1亿次;相声、象棋、京剧入选抖音最受欢迎十大非遗项目前三名;非遗传承人带货成交总额较去年增长15倍;10位非遗传承人在抖音电商年入百万,为众多老字号打开了新销路。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与发展是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如何在当代传承好发扬好非遗文化,让社会公众更好地感受非遗的魅力,让更多非遗手艺人更体面地传承,抖音给出了答案:与互联网同行。

  网络搭建桥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是最古老也是最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更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避免非遗流失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用网络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群体与大众的桥梁。网络媒体具有直观可视性、高时效性、可存储性、可复制性、操作快捷简洁等便于传播的优势,曾经“曲高和寡”的非遗,通过网络媒体的大力宣传推介,也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受到大众的欢迎和喜爱。

  网络构建生态。“互联网+”风潮正当其时,为“互联网+非遗”的生态构建创造了条件。当下,文化机构、非遗企业、传承人等纷纷触网,网站、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一个都不少,网络社区发布、朋友圈点赞、线上线下联动等信息互动交流已成非遗传播新风景。广大非遗传承人纷纷做起了直播和短视频,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非遗技艺和产品。随着网民深度体验、内容嵌合关联、线上线下互动等方面的深耕创新走向深入,非遗文化传承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网络带火消费。让非遗重新进入生活,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在日常中绽放光华,才是最好的保护。近来年,互联网带火了非遗消费,引爆销售。从2019年开始,抖音就连续推出“非遗手艺人计划”“看见手艺”计划,帮助非遗传承人更好地制作视频、记录直播,展示非遗之美、传播文化价值,吸引和打动消费者。各电商平台设置非遗专区,非遗商品琳琅满目;一些地方也设立网上“非遗馆”,统一介绍传承人,集中推动传承人触电触网触屏,上线销售非遗产品。非遗产品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的消费需求,消费者用指尖选择、用移动支付投票,选择自己喜欢的非遗产品,用行动支持了非遗传承人。

  在这个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时代,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正迎来新契机,插上互联网的翅膀,非遗的明天会“飞”得更高更远。(作者:向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