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3|回复: 0

“象”往的生活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发表于 2021-6-17 20:51:1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来,十多头野生亚洲象成为“网红”。它们走出丛林、一路逛来一路吃,徒步500多公里,穿过半个云南,不仅成功“出圈”,还收获了世界的目光。

  群象翻山越岭,不仅是一场动物界的迁徙电影,更是一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大片。去年3月,原来生活栖息在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亚洲象群开启了迁移的旅程。它们时而在高速上散步,时而在村庄里闲逛,在水塘泡澡、吃面条、喝烤酒……尽管野象“旅行团”给沿线市区和农村居民的生活生产造成了一些影响,但在现实中我们看到的是,没有一个居民对大象们做出过不友好的举动,而是发出“欢迎光临”、“请你吃过桥米线”的友好信号。

  与此同时,大象所过之处,有关部门都投入大量应急处置人员,通过无人机监控象群动态,出动渣土车组成隔离围栏,竭尽全力地开辟“专用线路”,同时进行投喂象食、道路管制等措施,引导象群向西南迁移。

  人们对大象表现出的宽容和友好,以及当地有关部门疏堵结合、文明高效的处理,折射出了社会对动物的保护意识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也赢得了国外媒体的关注和肯定,“在中国云南,一群大象迁徙数百公里,走累了就躺下睡觉,也没有伤害他们,真的很和谐”。

  大象北行的偶然事件,在不知不觉中推广了中国的形象,为世界打造了一个关于保护野生动物的样板。我们期待能引发“蝴蝶效应”,引发全人类对于守护野生动物的情感共鸣。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寻求更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路径,将各项工作做得更细致一点,出现更多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的温暖故事。

  当前,大象们的出游活动还没有结束,将会持续牵动人心。然而,不管它们最终重回西双版纳雨林,还是另寻归宿,我们都要给予更多力所能及的帮助,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时代答卷中书写担当。我们也呼吁世界各国从“象”往的生活中,找到努力的方向,共同构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地球家园。(王成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