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工人日报
        岁月铭刻奋斗的艰辛,时代印证铿锵的脚步。巨晓林自1987年参加工作,先后参加了大秦线、哈大线、京沪高铁、京福客专、商合杭铁路等十几项国家重点铁路工程建设,从一名普通农民工成长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他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实干为舟,以奋斗作桨,坚定信念,用勤干、苦干、实干谱写出人生的精彩华章。
在信念上坚定不移、练就“金刚身”
巨晓林从小就喜欢铁路,喜欢火车,也听到了许多铁路电气化工人不怕千辛万苦,为祖国修建铁路的感人故事。在日复一日的聆听,年复一年的浸染下,他的心里种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穿上蓝色制服,成为一名铁路电气化工人。为了实现这个梦想,25岁时,他背起行囊,离开了家乡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祝家庄镇杜城村。离开家乡时,他的行囊里装着的只有几件干活时穿的旧衣服、母亲煮的几个鸡蛋,以及一颗装着父母叮嘱的心。行囊简单,梦想远大,但巨晓林从不畏惧寻梦道路的遥远。
工作伊始,他没有任何经验、任何技术和任何知识储备,是名副其实的铁路电气化技术门外汉。但是,他一点也不害怕,而是从头开始学起,努力掌握知识与本领。白天,他跟在师傅身后兢兢业业地学,晚上也不浪费时间,追着师傅询问。营地熄灯后,他偷偷在被子里打着手电学习,卯足了劲儿,下足了苦功夫,终于摸到了门道。
谁也不知道他从“一无所知”到“轻车熟路”吃了多少苦头,谁也不知道他从“门外汉”到“内行”跨越了多少难关,但无论如何,他都坚持下来,因为心中有梦,脚下才有力量。心有目标,无远弗届。他对梦想的执着让所有熟悉他、知道他的人,都能够有所激励、有所收获。
在能力上持续提升、磨砺“铁肩膀”
随着我国铁路的快速发展,一批又一批农民工来到铁路电气化工地。看到一些新来的工友学习接触网技术有点吃力,巨晓林便萌生了编写一部《接触网施工经验和方法》工具书的想法。他要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新来的工友,让他们早一点成为铁路电气化施工的骨干。写书,对于他这个高中生来说,就像是攀登一座高山。有人不理解,说他是自找苦吃。他听了并没有气馁。因为他心里始终揣着一个梦想:“要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要用技术提升农民工的地位。”
参加工作34年以来,他始终坚守“农民工也要学知识、懂技术”的信念,刻苦学习、勇于创新,掌握了大量铁路接触网施工所需要的新知识和新技能,研发和革新工艺工法143项,记下了近30万字的施工笔记,创造经济效益2000余万元,编写的“大国工匠工作法丛书”《巨晓林工作法——接触网施工》,为中国高速铁路接触网安装新技术学习及培训提供了新教材。
2011年11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他的名字命名了接触网工工作室,即“巨晓林技能大师工作室”。巨晓林带领工作室的能工巧匠,以促进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和推动节能减排为重点,广泛开展技术攻关、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培养了一大批青年技术骨干,在企业转型升级中发挥了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