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90|回复: 0

[行业特色与就职提醒] (餐饮)揭密地沟油的原料

发表于 2011-1-1 09:26:0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连日来,地沟油又一次引起了人们对餐桌安全的关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严防“地沟油”流入餐饮服务环节。“现在,地沟油从收集、到加工、到市场销售已经形成一条龙的‘产业链’,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必须采取措施从源头治理!”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及油脂工作组组长、武汉工业学院教授何东平说。近些年来,何东平和他的工作组在从事油料、油脂的国家标准研究的同时,也一直在从事地沟油检验方法等相关研究。“我的目标是,用10年或更长时间,在全国消灭地沟油‘重返’餐桌的现象。”何东平说。

  地沟油80%的原料是餐厨垃圾

  何为地沟油?人们通常理解为将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收集并加工提炼的油。在近期调研中,何东平和他的学生们发现,从“地沟”收油的这种传统方法依然存在,不过已经不是主要的渠道了。

  更为普遍的做法是,专门有人与餐厅、酒楼建立“定点包收”关系,每晚8点—9点上门收购。“据我们了解,某大型酒店,一年仅卖餐厨垃圾,就能赚200万元。”何东平透露:“在不少地方,收泔水的人员甚至“垄断”了一方餐馆酒楼。80%的地沟油,是以这些从餐饮企业直接收来的餐厨垃圾为原料的。”

  在调研过程中,何东平的研究生在武汉市的武昌、汉口、汉阳、江夏四区众多宾馆、酒店的后厨甚至下水道内收集泔水样本,并到农贸市场和郊区地沟油加工点寻找地沟油样本,共选取有效样本300个。在此过程中,学生还拍到了地沟油从业者从地沟淘油脂原料的照片。由此,学生们了解到,那些专门人员收了泔水后,有的拉到农村喂猪,有的则送到郊区的炼油作坊,一番熬制加工后,臭不可闻的泔水摇身一变成了地沟油。之后,这些地沟油再以“散装油”的形式进入农贸市场等地销售,有的加工作坊会直接把地沟油卖到小商店和小餐馆。

  学生们了解到,从餐厨垃圾中提拉1吨地沟油,成本仅300元左右,再按食用油销售,利润则会翻番。就连掏地沟油的人,一个月甚至也能挣1万多元。何东平表示,在暴利的驱动下,地沟油的生产销售已经形成了一条巨大的、稳固的产业链。“必须通过建立相关国家标准,通过政府强制统一收集,才可能消灭这个‘产业’。”何东平忧心忡忡地说。

  地沟油可能致癌


  大连营养学会副秘书长王兴国指出,地沟油在街边的小摊贩中使用得最多,尤其是炸油条等油炸食品时。“我就亲眼见过,卖油条的桌上放着一壶颜色清亮点的油,一壶混浊点的,其中一壶是地沟油。炸油条的就两壶掺着用。”何东平说。

  王兴国说,一般来说,地沟油大多比较混浊,所以正规餐馆中大量使用的几率较低。“当然,也不能排除有些餐馆会在做菜时掺入一部分,但老百姓很难分辨。”

  就是这让人难辨的地沟油,却对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地沟油中含有大量有机物,长时间高温条件下有机物分解产生苯、芘、萘及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地沟油在回收加工过程中,易受铅、坤等重金属污染等,这些有毒有害物质会引起头痛、头晕、失眠、乏力、消化不良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出现中毒性肝病,诱发胃癌、肾癌等多种癌肿。

  餐厨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一旦地沟油流入市场,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摆在面前:如何分辨?地沟油的检验技术和标准已成为业内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不过,对于消费者来说,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焦云鹏建议,地沟油可通过感官判别。一看透明度和色泽,地沟油一般颜色发暗,比较混浊。二闻气味,油臭且有淡淡的哈喇味就有可能是地沟油。三尝食物是否有异味。何东平指出,一般在超市购买食用油,因其购货渠道比较正规,也有食品质量有关标识,通常没什么问题。

  而碰到“精制”的地沟油时,这种方法则会失效。何东平指着两个盛油的矿泉水瓶子问记者,哪个是地沟油?记者难以分辨。何东平给出了答案:两瓶都是。对此,何东平说,目前,国家已立项研究起草《餐厨垃圾中地沟油的管理办法》、《地沟油的检测方法》、《散装食用油标识与标签的方法》等,近一两年内,这些方法有望在全国推行。

  何东平说,餐厨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武汉每日泔水量为850吨,按3%计算,每日产生的餐厨废油脂约为30吨,每年1.08万吨。如果将餐厨垃圾中的油脂提取出来,在工业上可用于制件硬脂酸、脂肪酸,是生产橡胶、肥皂、化妆品的重要原料。如果由政府强制统一收集餐饮业的泔水,再将泔水交由正规企业加工生产出非供人食用的产品,将从根本上解决地沟油的问题。
目前,宁波、景德镇等地已在政府支持下试行这一模式。“目前我们正在征地建设武汉第一家餐厨垃圾处理厂。如果运转顺利,3—5年内,可消灭武汉市的地沟油。”何东平说。


来源:《生命时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