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67|回复: 0

走近中共党史上的先模英烈人物(95)李保国

发表于 2021-6-21 07:56:5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李保国:扎根山区 科学扶贫
2021061507344086786.jpg  
李保国(前左)在向村民讲解果树修剪知识。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摄

         李保国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2019年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七一”前夕,河北邢台临城县李保国科技馆,市民以及各地游客纷纷来到这里,敬献鲜花,学习他的精神。
  李保国,河北武邑人,1958年出生,生前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三十五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把山区生态治理和群众脱贫致富作为毕生追求,创建了一套完整的山区生态开发模式,探索出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被亲切地称为太行山上“新愚公”。
  1981年,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李保国在河北林业专科学校(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前身)毕业后,留校任教。上班仅十几天,他便和同事们一起扎进太行山,搞起了山区开发研究。
  太行山多是“石头山”,土壤瘠薄。在前南峪村,“年年种树不见树,岁岁造林不见林”。李保国的足迹遍布山上的沟沟壑壑,冒着危险,摸索用爆破整地的方法聚土积流,经历多次失败,终获成功。土加厚了,水留住了,树木的成活率从原来的10%提高到90%,前南峪植被覆盖率达到94.6%。几年下来,前南峪不仅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还成了“太行山最绿的地方”之一。
  从在前南峪村工作开始,李保国就把“家”安在了太行山区。他常年起早贪黑,哪怕刮风下雨都上山,研究课题,饿了就用馍加白开水当餐饭。他常说:“搞农业科研就要像农民种地一样,春播秋收,脚踏实地。”
  2016年4月10日,李保国因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永远离开了家人、学生和他太行山里的乡亲们。
  30多年间,李保国先后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技术类及应用面积1826万亩,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带动山区农民增收58.5亿元。他淡泊名利,既不拿农民给的报酬,也不要企业的股份,终其一生保持了共产党人的清正廉洁、无私奉献。
  李保国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等称号。2019年,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