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82|回复: 0

2011,凭什么更幸福?

发表于 2011-1-4 09:33:0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房价居高不下,物价持续上涨,食品安全“缺信”……

  犹如渴盼第一场冬雪,每一个干涸的心灵都在默默呼唤,盼望“幸福”和“尊严”的洁白雪花,尽快在2011年温柔洒落,铺遍角落。

  2010年新年前夕,当新华社记者在各地搜集新年愿望时,“买得起房、读得起书、看得起病”是人们最朴素热烈的期待。2011年姗然而至,人们在同样的时刻发出同样的期盼。期盼周而复始,我们不由发问,2011年,“凭什么”会更幸福?

  走过2010,一个个富有戏剧性的“杯具”在挟持每个人的幸福感,于是,玩世不恭的调侃和深水潜流的焦虑悄然而生。

  一封广泛流传的电子邮件估算,月均工资1500元的中国蓝领工人,如果放弃周六日休息,要从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开始攒钱,才能在北京购买一套现价300万元的住房。

  一项“2010年中国城市居民生活观念调查”显示,物价已成当前城市居民关注度最高的热点问题。而最近央行的一份调查显示,公众对物价上涨的不满意度达到199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一份《2010―2011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报告》显示,近七成人对中国的食品“没有安全感”。对于为什么不安全,受访者选出企业和生产个人丧失道德底线等三大主因。

  犹如渴盼第一场冬雪,每一个干涸的心灵都在默默呼唤,盼望“幸福”和“尊严”的洁白雪花,尽快在2011年温柔洒落,铺遍角落。

  2011,有些力举值得期盼,有些突破值得期许。

  或许可用“突破性进展”来描绘2011年的收入分配改革。从政府工作报告到“十二五”规划建议,再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一点异常明晰:通过收入分配改革实现“国强”到“民富”的转变已成当务之急。上调工资水平,深入调整个税,加大打击不法收入,三方向发力,旨在打一剂“增收”的强心剂。

  无论是靠增收提升消费能力,还是靠保障改善消费环境,光鲜亮丽的承诺的确能提高期待值、增加安全感。但最终,人们的幸福感仍要落脚于实实在在的感受——

  只有当年度汉字从物价的“涨”变为工资的“涨”;当“广厦千万”真正取代“蛋形蜗居”;当津津乐道的不再是漂亮的GDP,而是如何漂亮地减税,文件中的“尊严”才能化为内心的认同,幸福感也才能真正降临。(舒静 金小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