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29|回复: 0

制度防范欠薪比部长发飙更管用

发表于 2011-1-4 09:41:4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打工挣钱,天经地义!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拖欠农民工工资,你拖欠工资就没有良心,良心何在?!我希望今年不要再出现这个问题。”这是年末岁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年终工作会议上的“发飙”,这也是尹蔚民面对全国几十名厅局长的发问。据了解,我国农民工大约有1.5亿左右,每年的这个时候总是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高发期。(1月3日中国广播网)

  年末岁尾,农民工工资问题又被政府提上了议事日程,让人五味杂陈。人保部部长尹蔚民在年终工作会议上“发飙”,批评拖欠农民工工资没良心。既是对无良企业的考问,也是对职能部门执法不力的追问。但是,在我看来,整治欠薪不能靠部长发狠话,关键要法律制度执行有力。

  以往劳动监察部门在处理欠薪纠纷时,由于劳资双方权利、地位不对称,农民工没有话语权。由于不少农民工根本没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工资基本上由用人单位自说自话。按照现行法律规定,“谁主张,谁举证”,农民工讨薪经常会遇到证据收集难,维权效率不高等问题。

  年底之际,政府集中精力为农民工讨薪,减轻了农民工的负担,降低了他们的讨薪成本,有利于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规范劳动力市场有序运转。但是,年终算总账不是治理欠薪的根本之计。政府对欠薪的关口应该前移。政府的工作重点应该是防范欠薪,年终应景讨薪与部长骂企业“没良心”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其实,欠薪问题的根源除了老板无良,劳资双方权利地位不对称以外,还在于社会信用机制缺失、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执行力不够、农民工维权渠道不畅通。因此,事先建立行之有效的欠薪预防机制十分必要。比如,企业不交足工资保证金不许开工;采取“举证责任倒置”办法,由用人单位负责举证,企业拿不出工资发放证据就视为欠薪,依法进行处理处罚;完善社会信用系统,给欠薪单位建立信用档案,把欠薪者列入“信用黑名单”,全国联网,从而增加欠薪者的欠薪成本,从源头上堵住欠薪漏洞,避免欠薪成为既成事实。

  从长远来看,治理欠薪应该转变为制度常态,用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而不能陷入运动式讨薪的怪圈。如果政府建立了保护农民工权利的长效机制,职能部门通过强大的执行力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农民工工资真正实现按月发放;如果法院提高劳动争议案件审理效率,各种讨薪秀行为艺术将淡出公众视野,根本不需要政府年底集中讨薪,也就不用部长在厅局长面前“发飙”了。(刘凯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