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79|回复: 3

四不伤害的启发

发表于 2021-6-29 11:51:2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我2007年刚上班的时候,企业就有了三不伤害的标语,也就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那时候车间上至厂长下至班长,都在时时刻刻的提醒我们一定要谨记三不伤害,当时我想,这个总结出来3不伤害的人真是厉害,短短几句话就能把可能出现的伤害情况总结出来,让人可以记忆犹新,当时我就在想,我能不能再加上一个“不伤害”啊,结果想破了头皮也没有想出来,没过几年,企业又将“三不伤害”更新为“四不伤害”,增加了一条“保护他人不受到伤害”,当时看到这一条的时候,我不仅深深地感觉很有道理,更是对提出这一条的人感到佩服,这是需要多么强的安全意识,才能提出这么简要却深刻的标准啊。我又有了想法,能不能再加上一条啊,结果还是和以前一样,头皮又“破”了。
        时间不知不觉来到了2021年的5月份,一个周末,我骑着电动车行驶在慢车道上,这时前方50米一辆面的停下来拉客,我脑海里面立刻浮现起来几天前看的一个视频,一辆车停车后不看后面情况,开后门将一名骑车老人掀翻后死亡的视频,我立马小心起来,降速,等乘客上车后,才准备快速超过面的车,巧合的是,我刚经过车门,刚上去的乘客又把车门打开了,刚好把我碰翻在地,造成了手掌骨骨折,大腿和肘部软组织损伤的后果,事后我才知道,原因是乘客没有关好门,司机让她再关一下门,所以才有了上车后又把门开开造成我骨折事故的发生。事后,我躺在医院,无聊的时候一直在想,造成这件事,和司机乘客肯定是有关系,那么和我有没有关系呢,我只是因为倒霉点子背吗?我脑海里面突然浮现出来“四不伤害”来,我又开始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保护他人不受到伤害,在这起事故里面应该和“我”关系不大,可是单从表面上来看,“不被他人伤害”的确是我没有做好,但是我又确确实实的已经很小心,很注意了,但是还是出现了事故,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我突然灵光一闪,感觉抓到了什么,莫非,这就是我一直想要亲手找出来的第“五不伤害”?那这个第“五不伤害”到底是什么呢?我不停努力思考着,深怕这个灵光跑掉,终于,我想到了,我心中的第“五不伤害”就是“不能忽视可能带来伤害的安全隐患与危险源”。可能没有前辈们总结的好,但是这真的是我从这次事故中获得的收获,联想到工作中,危险源无处不在,高温,带电,起重,登高,带压等等我们都要经常接触,但是工作中会出现这些情况:员工甲拆卸带气产品前,问员工乙,你验过气没有,乙说,拆吧,验过了。甲就开始进行拆卸,还有,员工甲准备吊运瓷套,问乙,来帮忙吊一下吧,按要求不能自己吊,乙说,瓷套小你自己吊一下吧,我忙不过来,甲就开始自己吊。等等,这些情况不是和我一样吗?我明明知道经过停下来的车需要警惕开后门,最后却因为看见乘客上车了而忽视了危险,结果仍然遭遇了“后门杀”,这就和员工甲明明知道解体前需要亲自验气,不许一个人吊瓷套,但是就因为员工乙说验过气了,瓷套小没事,就开始忽视了可能造成的伤害。虽然不会每一次都发生事故,但是只要发生一次,就会得到血的教训。
        其实,我很感谢这次的意外事故,更感谢企业对“四不伤害”的宣传,不然我也不会有这样的启发,现在的我我深刻的知道了一个道理,安全不是挂在嘴边的空话,而是时刻放在心里的警钟!警钟----长鸣!                              
     平高电气敞开电器事业部装配一班   苏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29 12:22:17 | 查看全部
四不伤害入脑,对增强安全意识有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7-11 18:04:40 | 查看全部
安全是警钟!警钟----长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7-12 20:00:52 | 查看全部
刻放在心里的警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