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20|回复: 0

漂泊的人路才是家

发表于 2011-1-4 17:12:0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余纯顺倒在罗布泊有些年了,留在人们记忆里的依然是他那沧桑的背影。
  对于渴望行走的他来说,罗布泊不该是他的终点。
  近日又读松尾芭蕉的文章,又想起余纯顺,这让我为余遗憾,旅行探险不仅仅是一种悲壮的勇敢,更应该是一种灵魂的飞升和涅槃。
  听说华山上有五百道士,我一直没去过华山,但知道五岳里它最险,小的时候爱看战争的故事,我甚是曾经一口气买了五本连环画《智取华山》。
  通往华山的路心灵也许更需要历险,这让我亦想再一次读读那个美国人写的《空谷幽兰》。
  也许修行太难,每一日都是思索,孤寂在盘旋,曾经的名利,浮华都渐渐成为过眼云烟,不知那个北大去寺庙修行的柳智宇是否已度过了心灵的艰难。我想曾经崇拜他的才女蒋方舟一定会内心里惊叹。
  如一个僧人,从木鱼敲起,要多久才能衣钵千年古刹的渊源。
  每一条河,每一座山,每一片大漠,每一篇蔚蓝,都会让焦灼的心渐趋平缓,宇宙苍茫,沧海桑田里,每一个生命终为尘埃,毛润之在沁园春雪里发出了俱往矣的浩叹。
  不是每个人都如陈子昂般能发出念天地之悠悠的怆然。
  不是每一条船都能体会奔腾的狂澜,
  不是每一个行者都能站在珠峰之巅。
  俯仰天地间,征程依然漫漫,但执着于艺术的心一定要经得起历史的沉淀。或如郑板桥,或如张大千。
  没有任何一个身体能永远,无论多么丰饶的土地在严冬来临时都会白茫茫一片,很想去高原,去看一次天葬,去看一次格桑花,去喝一次青稞酒,去像仓央嘉措那样写一首见或不见。
  无论多么平静的水都会起波澜,我愿意像贺铸那样目送芳春渐远,在水银泻地的夜晚,我愿意枕着你的名字入眠。
  期待有一天,我如一缕朝霞,站在山的面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