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每到盛夏,夕阳下,我踏在家乡西部月亮湾的旧址,漫步于周边那些曾经留下遗痕的小径,40余年前那些夏日的往事,油然袭上心头…… |
家乡村子的西部,有一个像镰刀形抑或像月牙形的水湾,因了某些历史传说,曾被人们叫做“蛤蟆湾”、“哑巴湾”。后来,人们对它进行人工修造扩建,形状越来越像月牙,所以人们便更名为“月亮湾”。 |
月亮湾主要呈东西走向,东部连接着一座石拱桥,是夏季雨水主要流经的通道,西部部分往南偏转,从整体上来看,恰好构成月牙形,当积水溢满边沿之时,人们便在南端挖掘一道开口,以达到分流之目的。当然只有在夏季,才会出现这种状况。 |
月亮湾从来不乏鱼鳖虾蟹,虽然没人放养,却从未断绝过。那个年代,农村经济普遍窘困,农闲之时,常有大人孩子在月亮湾周遭徜徉,他们用旋网、扎网抑或鱼叉等工具,进行各种形式的捕捞,以补给生活之需。 |
我特喜欢那种小鲳鱼。扁扁的、圆圆的形体,蓝色的、红色的、黄色的颜色,都让我爱不释手。无论是谁有了捕获,我都会缠着人家要上几条,回家用罐头瓶盛着,放在窗台上,成为很好的观赏物。 |
鳖是较少能够看到的。据说,有经验的大人,须从淤泥中淘来。月亮湾的淤泥很厚,这正是鳖藏身的最佳处。要捕到鳖,必须先会识别它的巢穴,发现巢穴后,用铁笊篱深挖,连同淤泥移到岸上,十拿九稳地就会捕获到。 |
我很佩服那时的父亲,他能打一手精彩的旋网。数年未干涸过的月亮湾,鱼类繁殖得多而快。一个中午,我发现月亮湾的中央处,翻涌出一股带有淤泥的水花,远远地还能嗅闻到一种腥味。我便迅疾跑回家喊父亲,午休中的父亲,从梦中被惊醒,稍加镇静,便携带上旋网来到了月亮湾。 |
父亲在我的指点处,撒下了一个圆圆的、漂亮的渔网,似乎要覆盖过南北两侧。渔网完全沉落于水中,父亲没有急于收网,他蹲在岸边,点上一袋烟,“吧嗒吧嗒”地吸着,他一边观察着水面的变化,一边感受着手中牵引线的震颤,父亲微微地笑了,他独自觉察到——大鱼入网了! |
大约过了10分钟,鱼在网中挣扎得力气殆尽,父亲开始了慢慢地收网,接近岸边时,父亲挽起裤脚,深入浅水处。只见他弯下腰,左手握住渔网,右手伸入水中,将整个渔网拖上岸来。我发现整个渔网在上下急剧地跳动,大鱼捕到了!这次父亲捕获了3条红鲤、2条黄鲤,总共足有30斤,月亮湾边的观众沸腾了! |
因了父亲捕鱼,我对月亮湾产生了愈加浓厚的感情。夏日的午后或傍晚,我常躲在月亮湾边的垂柳下,观察着水面的变化,希望月亮湾能再次搅动起浑浊的水花,我目睹着西天绚丽的彩霞,幻想着未来生活的美好…… |
1976年,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之时,月亮湾被人工填平了,华丽地转身为数亩良田。月亮湾从此走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月亮湾里的那些夏日往事,却让我终生铭记在心灵深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