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现在网消息 广东团省委正为在当地务工的近2000万新生代农民工办一件大好事:与北京大学有关机构合作,发起一项“圆梦计划·北大100”活动,帮助农民工实现“北大梦”。(1月4日《工人日报》)
关怀弱势群体农民工,帮圆“北大梦”,业已超越了单纯送钱送物的物质层面,乍一看确实是天大的好事,值得夸赞。可这事细品之下,又有别样滋味。
不否认农民工中也能产生出类拔萃之人,当然也不能说农民工就不能上北大,毕竟天下人才不拘一格不可一概而论,行行出状元都是可能的。去年就有仅有高中学历的辽宁省锦州市下岗职工、三轮车夫蔡伟被录取为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文献专业博士生呢。不过,人家那是实打实地与其他所有报考者一视同仁竞争成功,截然不同于如今广东省选拔百名农民工这样降格以求的行为。我觉得,有关方面真想为农民工办实事的话,不如立足于职业技能的培训与提高,采取多快好省的办法,帮助他们就近学习和掌握一些实用本领,而不必瞄准北大这样的名校,更不必非要拿北大的文凭。
在选拔100人的操作过程中,能否有效屏蔽来自四面八方各种社会关系乃至官场权力的影响,也是个未知数,毕竟这件事有点像“天上掉馅饼”,谁抢到谁占便宜,因此若说丝毫不受亲疏远近的左右,恐怕难打包票。北大作为国内顶级名校,人皆可能有向往之心,如果有此宝贵机会在眼前晃来晃去,谁不想快手拿获、捷足先登?
一所北大,国内顶尖,国际有名,万千学子十多年寒窗苦读的奋斗目标。倘若能另辟蹊径,人家还费那么大劲干什么,索性来个“曲线救国”不就成了?所以我要说,“圆梦计划·北大100”这项活动,用力过猛,有可能事与愿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