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为“下班交警疏导交通”善举点赞
6月23日,黑龙江哈尔滨。苗女士丈夫是高速交警,当天休息回家路上拥堵,他立即拿着工作证下车“加班”,不到两分钟就疏通了道路。苗女士说,作为家属感到很自豪。(7月1日 澎湃新闻)
随着城市车辆日渐增多,道路拥堵现象也是时有发生。道路交通拥堵,如果不及时疏导,拥堵状况就会进一步恶化,长此以往,既增加了交通安全隐患,市民们也会怨声载道,甚至还要责备相关部门管理不力,对塑造城市形象也极为不利。
基于这一现状,下班交警苗女士丈夫并没有视而不见,而是拿着工作证下车“加班”,不到两分钟就疏通了道路,让道路交通秩序恢复正常。按理说,交警下了班,就与普通市民一样,对拥堵状况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本也无可厚非。可是,他并没有这么做,还是以一种人民交警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担当姿态,临时上路,疏导交通,用自己实际行动,在传出友善互助社会正能量的同时,也获得了路人点赞。
事实上,在很多场合、关键时候和危难时刻,我们都不缺失这样有担当、乐奉献的职业英雄。比如:当有人昏厥时,就有医务人员替患者做心肺复苏,抢救生命;当有人落水,或是遇到困境时,也有人热心相助,让被困人员化险为夷。其实,人字结构本来就是一个相互支撑,今天你热心助人,明天他也会真诚帮你。这就是我们大力倡导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团结友爱精神。
就职业和专业角度上讲,不管是交警下班后疏导拥堵的交通,还是医务人员在非工作场合遇到急需抢救的患者,这都能体现出他们职业、精业和敬业的精神。就拿下班交警临时疏通道路来说,假如有热心市民来做,可能也能做好,但其用时可能要长一些,尤其是在这个生活和工作节奏日益加快的图景里,急不可耐、不服从非专业者疏导交通管理、彼此之间闹不愉快者也时有所见。
所以说,交警下班疏导交通,不仅仅是在短时间内疏通道路、排解市民烦忧,同时,还能化解车主心中怨愤和不快可能导致的各种矛盾纠纷,甚至是肢体上的冲突。由此,笔者要为下班交警疏导交通善举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