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根治电动车火灾之患要堵疏并举
近年来,电动车火灾事件频发,成为隐藏在公众身边的一大消防隐患。日前,应急管理部发布《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明确高层民用建筑楼道内禁放电动自行车。《规定》将自2021年8月1日起施行。(7月1日 央视财经)
电动车有绿色环保、灵活快捷等出行特点,自然很受人们欢迎。可问题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电动车在使用上,虽然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是,其中的安全隐患也不可小觑。比如:电动车在小区停放和充电问题就异常突出。尤其是在较为封闭的居民楼走道内停放电动车,私拉乱接电源线给电动车充电引发火灾事故,甚至有的还导致电动车电瓶爆炸,炸死炸伤人员的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
这次,应急管理部出台的《规定》,对于以明确的条款、严格的界定和严厉的处罚来规范和治理电动车充电问题,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法制法规框架。不过,笔者认为,有了《规定》不等于消除电动车火灾之患就进入“保险箱”,还必须从抓实抓细抓到位入手。一方面,消费安全部门要积极主动作为,对居民小区进行依法依规管理,对违规违法行为也要惩治到位;另一方面,物业、社区等组织对居民消防安全 也要起到教育管理责任。
事实上,从很多电动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案例来看,通常都与电动车乱停乱放、充电不集中、不规范有关。特别是在有的小区,根本就没有集中充电点,这就让车主不得不从家中拉线给电动车充电,楼层高的住户,搭乘电梯,把电动车运到家中充电。如此一来,无疑给小区人身和财产安全埋下了随时引爆的“定时炸弹”。
所以,笔者认为,根治电动车火灾之患要堵疏并举。既要让《规定》长出牙齿,咬痛违规者,又要给小区电动车提供一个安全充电、有序停放的电动车充电集中点。这样,让小区居民安全无忧,生命财产有保障,居民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才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