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1-7-9 09:08:19
|
查看全部
吴天一(1937-),侨眷,新疆人,青海高原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是我国高原医学的奠基人和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也是国际著名高原学家。1958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后,即到青海工作。时年正值大跃进,大量平原人移居高原,一系列高原低氧带来对人体的影响,激起其对这一问题的强烈关注,从此步入了高原医学研究的领域。在国内最早报导了成人高原性心脏病(1965年)和高原红细胞增多症(1979年)。1978年与同事共同创建了青海高原医学研究所,现已成为设置有基础、临床和情报三部门的我国高原医学科研基地,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由于高原医学是在特殊缺氧环境中进行的,现场条件十分严酷。但其为了摸清缺氧对人类影响及探求对策,治学严谨,勇于实践,几十年一贯,每年到高海拔现场或低压舱内实践。如曾连续12年对青藏高原广大地区不同海拔、不同民族的5万余人,作过高原病的调查。为了阐明人体从低海拔区急速进入高原后的生理变化及急性高山病的发生规律,在国内首次组织了国际性的中日联合阿尼玛卿山医学学术登山队,亲自攀登到海拔5620米,并建立了临时高山实验室,获取了大量宝贵资料。高山环境,险象环生,曾多次遇险,发生过七处骨折,但不气馁,继续为高原研究拼搏。在学术上取得重大成果,利用青藏高原居住着不同高原适应历史民族的特点,开拓了“藏族低氧适应生理”研究领域。从整体、器官、细胞和分子水平上论证高原藏民族人体内已建立起完善的氧传送系统,从而在高原人群中获得了最佳的适应性,该论点建立了人类低氧适应的生物学模式,引起国际关注。结合青藏高原实际,对各型急、慢性高原病开展了系统研究,并取得显著防治效果。曾受邀到美、日、俄、吉尔吉斯、玻利维亚、秘鲁等国进行学术交流和研究。先后承担国家攻关课题一项,省、部级课题9项,获国家科技奖2项,省部级成果奖15项。1991年曾获“国际高原医学特殊贡献奖”。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等多次聘其前往工作,其父母也一再促其去美国定居,但其始终热爱祖国,心中装着高原人民。1999年荣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称号。其常说:哺育我的是青藏高原,我的事业在青藏高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