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雏鹰 |
游曦,原名游传玉,1908年3月26日生于四川省巴县嘉陵江畔大阳沟,在母亲吴氏抚育下度过了艰辛的童年,1922年考入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简称重庆女二师)学习。 |
游传玉在学校里,经常听到共产党员肖楚女老师宣传马克思主义、批判国家主义的演讲,并且大量阅读了肖楚女在《新蜀报》上发表鞭挞军阀和帝国主义的文章,思想受到很大的启发;肖楚女经常介绍《向导》、《中国青年》等刊物给她们课后学习。游曦了解马克思主义著作后,思想豁然开朗,改名游曦。 |
1926年初,游曦转入中华大学学习。她根据组织的决定,投身妇女解放运动,发起筹备重庆各界妇女联合会。联合会成立后,又任重庆市妇联的庶务。同年十月,国民革命军攻克武汉。游曦立即组织宣传队上街头宣传,参加演出了话剧《母亲的心》。 |
1926年底,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即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在武汉、重庆等地招收第六期政治科男女学生。游曦毅然应试,她的母亲和亲友对于几千年来从未有过的女子参加军事学校学习,当兵打仗的事很不理解,劝她改变主意。游曦耐心地说服了亲人,摆脱世俗的偏见,1927年初和同学乘轮东下武昌入校。 |
|
投身军校 |
武汉军校于1927年2月12日在武昌兰陵街两湖书院开学,游曦、赵一曼等川籍女青年编入政治大队的女生大队第一区队;她们在严格、艰苦的学习和训练生活中,终于磨炼成为坚强的女战士。 |
军校为使男女学生有所区别,原决定让女生打黑色绑腿,军服双袖缀上红色字母"W"标记,并发短枪。但游曦、李淑宁、胡兰畦等多数女生都坚决反对,她们说:"我们都是革命战士,男女应该平等,但是我们在革命政府之下,如果连穿衣服都得不到平等,还要拿一个字母来表示区别,这又算什么呢?"军校最后只好取消这一提案。 |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游曦和战友们都十分忿激,立即在校园内贴出"打倒新军阀蒋介石!""严惩屠杀工人的蒋介石!"等标语。他们还在校门口贴出了"是革命的站拢来""不革命的滚开去"的对联,警告暗藏的中国国民党右派分子。 |
武汉军校在蒋介石叛变后进行了改组,免去蒋介石的校长职务,改设常务委员会,并以武汉军校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本校。4月23日,武汉军校师生参加了各界群众讨蒋大会。游曦在会上很活跃,执勤时持枪巡逻,维持大会秩序。 |
同年5月间,夏斗寅和杨森叛变,武汉形势危急。武汉政府在中国共产党推动下,将武汉军校学生、学兵团和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学生,编成中央独立师。该师和其他卫戍武汉的部队组成西征军,由叶挺统一指挥;在西征中,游曦英勇机智,处事果断,出色完成各种任务。 |
中央独立师凯旋后,恢复军校的建制,照常上课。但是,武汉的形势日益恶化,汪精卫集团在七月中旬公开叛变,军阀何键加紧策划消灭武汉军校的革命力量。千钧一发之际,第四军参谋长叶剑英同志设法制止了何键的反革命屠杀,将军校改编为第二方面军军官教导团(后改称第四军军官教导团),嗣后又亲自兼任团长。 |
在白色恐怖的日子里,游曦遵照中共党组织的指示,团结了郑梅仙、廖德璋等三十多位女同志留在教导团,随军东征,当教导团从武昌到达九江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已经爆发,张发奎非常震惊,解除了教导团的武装。游曦等同志非常沉着,按中共党组织的指示随军南下广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