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海选”可以让标杆站得更直
孙建文
评选先进,典型带动,形成示范,以先进带后进,以后进督促先进,最终获得共同成长,是国有企业的一种优良传统,也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长期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先进典型对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激励人们奋发向上能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作为国有企业的传统做法,评选先进除了物质的意义,更有精神的内涵,在推动企业发展实现国家振兴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有目共睹。当年,正是“铁人”精神滋养与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普通职工。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中利益层次与职工思想日益多元化,人的精神追求与现实需求也在发生剧烈变化,加上评选过程依然沿用传统方式,甚至本来需要公平公正的评选也被悄悄贴上利益的标签,被有些人拿来装点门面,导致评比走了样,权威性可信度下降,这就在客观上造成先进典型的激励作用有所减弱,职工对评选先进的积极性进一步降低,很多职工甚至对评选先进的必要性也提出了怀疑。比如评比过程存在分配指标,靠熟人关系,轮流坐庄,先进过多过滥等问题,淡化了先进的严肃性和先进性,影响了职工的个人期待。发生这样的现象,并不能证明在企业评选先进真的过时不需要了,而是我们在评选的形式、程序等各个环节上,没有根据企业形势的变化进行及时的调整,切实尊重职工的选择,把评选的主动权真正交给职工 ,真正选出为企业做出贡献并得到绝大多数职工认可的先进标兵,必然使评选的质量大打折扣。而在这样一种形势下,似乎应运而生的“海选”无疑为我们提供了维护评选信誉的新选择。
实际上,评选先进在本质上也是对职工的一种激励方式。在现实中,企业激励职工的方式包括物质激励和非物质激励。常见的物质激励主要有薪资激励、福利激励和股权激励三种。非物质激励主要包括职业发展、工作激励、培训激励、荣誉激励、赠与激励、带薪休假、情感激励、企业文化激励等。荣誉是企业对个体或团队的崇高评价,是满足人们自尊需要,激发人们奋力进取的重要手段。荣誉激励能够使员工产生积极向上的期望和动力。毫无疑问,评选先进应该属于荣誉激励。当然,在现实实践中,荣誉激励和物质激励常常是相互融合、共同存在的。客观上,人除了物质的需要,同时也有被肯定被尊重的需要,这也许就是评选先进的现实意义。
在一些企业进行的“海选”,从实践中看,可以减轻诸如分配指标,靠关系,轮流坐庄等不良现象的影响。先进除了一些硬的指标,还要考量道德思想等软指标,在这方面,职工因为日常接触了解,应该更有发言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先进的权威性与公平性,体现了对职工的参与权、知情权与监督权的尊重。另外,先进既然是职工选出来的,平时也就始终处于职工的监督之下,有利于督促先进,保持先进的先进性。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海选”先进还是值得肯定。
当然,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尽善尽美的评选方法,作为一种积极的探索,“海选”只是评选的一种形式和整个评选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要保证评选的质量,还需要在评选标准以及评选程序上进一步完善。特别是要防止把“海选”作为征求民意尊重职工意见的幌子,换汤不换药,或者完全成为裙带关系利益纽带的护身符,这样的两个极端都违背了“海选”的目的与初衷,应竭力避免。“海选”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不能否定其有益性,只是提醒我们,不要认为一“海选”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还要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对“海选”进行纠偏。先进是职工身边可以触摸的旗帜与标杆,树立这样的标杆依然具有现实的意义,而“海选”可以让这样一个标杆站得更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