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663|回复: 0

返乡创业的竹编“守艺人”

发表于 2021-7-11 16:51:1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返乡创业的竹编“守艺人”
7月9日,杨杜娟在三穗县八弓镇界牌村给竹篾抽丝。
今年33岁的杨杜娟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穗县八弓镇界牌村人。2014年,在遵义市工作的杨杜娟探亲回村,看到村里一些老人在从事竹编手艺,但产品仅是粗加工,销售不理想,于是她返乡创建了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帮助乡亲们在网上销售竹编产品。为了把产品做精,杨杜娟向村里的竹编师傅和全国各地的竹编技艺传承人学习,并利用所学技艺给竹编注入时尚元素,使产品从单一的农用品发展到灯具、家具、工艺品等,深受消费者青睐,带动本村及周边村民300余人增收致富。三穗县竹编工艺历史悠久,2007年被列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华社发(胡攀学 摄)
7月9日,杨杜娟在三穗县八弓镇界牌村制作竹编产品。
今年33岁的杨杜娟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穗县八弓镇界牌村人。2014年,在遵义市工作的杨杜娟探亲回村,看到村里一些老人在从事竹编手艺,但产品仅是粗加工,销售不理想,于是她返乡创建了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帮助乡亲们在网上销售竹编产品。为了把产品做精,杨杜娟向村里的竹编师傅和全国各地的竹编技艺传承人学习,并利用所学技艺给竹编注入时尚元素,使产品从单一的农用品发展到灯具、家具、工艺品等,深受消费者青睐,带动本村及周边村民300余人增收致富。三穗县竹编工艺历史悠久,2007年被列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华社发(胡攀学 摄)
7月9日,杨杜娟(右)在三穗县八弓镇界牌村制作竹编产品。
今年33岁的杨杜娟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穗县八弓镇界牌村人。2014年,在遵义市工作的杨杜娟探亲回村,看到村里一些老人在从事竹编手艺,但产品仅是粗加工,销售不理想,于是她返乡创建了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帮助乡亲们在网上销售竹编产品。为了把产品做精,杨杜娟向村里的竹编师傅和全国各地的竹编技艺传承人学习,并利用所学技艺给竹编注入时尚元素,使产品从单一的农用品发展到灯具、家具、工艺品等,深受消费者青睐,带动本村及周边村民300余人增收致富。三穗县竹编工艺历史悠久,2007年被列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华社发(胡攀学 摄)
7月9日,杨杜娟(上)和员工在三穗县八弓镇界牌村搬运竹丝。
今年33岁的杨杜娟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穗县八弓镇界牌村人。2014年,在遵义市工作的杨杜娟探亲回村,看到村里一些老人在从事竹编手艺,但产品仅是粗加工,销售不理想,于是她返乡创建了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帮助乡亲们在网上销售竹编产品。为了把产品做精,杨杜娟向村里的竹编师傅和全国各地的竹编技艺传承人学习,并利用所学技艺给竹编注入时尚元素,使产品从单一的农用品发展到灯具、家具、工艺品等,深受消费者青睐,带动本村及周边村民300余人增收致富。三穗县竹编工艺历史悠久,2007年被列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华社发(胡攀学 摄)
7月9日,杨杜娟(右)在三穗县八弓镇界牌村指导员工制作竹编产品。
今年33岁的杨杜娟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穗县八弓镇界牌村人。2014年,在遵义市工作的杨杜娟探亲回村,看到村里一些老人在从事竹编手艺,但产品仅是粗加工,销售不理想,于是她返乡创建了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帮助乡亲们在网上销售竹编产品。为了把产品做精,杨杜娟向村里的竹编师傅和全国各地的竹编技艺传承人学习,并利用所学技艺给竹编注入时尚元素,使产品从单一的农用品发展到灯具、家具、工艺品等,深受消费者青睐,带动本村及周边村民300余人增收致富。三穗县竹编工艺历史悠久,2007年被列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华社发(欧秀灯 摄)
7月9日,杨杜娟在三穗县八弓镇界牌村梳理竹丝。
今年33岁的杨杜娟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穗县八弓镇界牌村人。2014年,在遵义市工作的杨杜娟探亲回村,看到村里一些老人在从事竹编手艺,但产品仅是粗加工,销售不理想,于是她返乡创建了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帮助乡亲们在网上销售竹编产品。为了把产品做精,杨杜娟向村里的竹编师傅和全国各地的竹编技艺传承人学习,并利用所学技艺给竹编注入时尚元素,使产品从单一的农用品发展到灯具、家具、工艺品等,深受消费者青睐,带动本村及周边村民300余人增收致富。三穗县竹编工艺历史悠久,2007年被列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华社发(欧秀灯 摄)
7月9日,杨杜娟在三穗县八弓镇界牌村制作竹编产品。
今年33岁的杨杜娟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穗县八弓镇界牌村人。2014年,在遵义市工作的杨杜娟探亲回村,看到村里一些老人在从事竹编手艺,但产品仅是粗加工,销售不理想,于是她返乡创建了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帮助乡亲们在网上销售竹编产品。为了把产品做精,杨杜娟向村里的竹编师傅和全国各地的竹编技艺传承人学习,并利用所学技艺给竹编注入时尚元素,使产品从单一的农用品发展到灯具、家具、工艺品等,深受消费者青睐,带动本村及周边村民300余人增收致富。三穗县竹编工艺历史悠久,2007年被列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华社发(欧秀灯 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