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25|回复: 0

[行业特色与就职提醒] (菜农)2010年 我们体验的菜价和房价

发表于 2011-1-7 15:05:0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希望今年更多人买房
  "你方唱罢我登场",2010年的涨价潮似乎只有用这句话形容最合适。
  物价攀升中,百姓对菜价最为敏感。2010年年初,"蒜你狠"这个颇有创意的词汇率先揭示了农产品暴涨行情,之后是"姜你军""辣翻天"……在人们意识中,菜价涨了,菜农、菜贩的收入自然是水涨船高。事实真是如此吗?菜农张家华说,菜价是涨了,但收入并没有增加,她正在纠结,明年是否还要种菜。而菜农老严则慨叹:"菜价涨了,收入却锐减了一半。"
  物价涨势让百姓"胆战心惊",这自然不能落下了房价。在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之下,二手房中介说收入减了一半,限价房申购者称为选房奔波了小半年……
  2010年,涨价潮让人们纠结,那么2011会如何呢?物价能稳下来自然成了人们的期待。这期待会实现吗?按照前不久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的信号,2011年将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将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并无悬念。
  最民生·菜价1
  人物:菜贩老严
  盼着菜价再稳当点
  菜贩老严的2010年过得并不平顺,菜价的起落让他的收入锐减了两万元。"去年,好些事变化挺大,唯独钱没赚上来。"调控实施前,菜价一度疯涨,这一情形让老严的生意变得有些难做。调控政策实施后,菜价虽然回稳,但老严对年底的收入却随着价格的下调减少了。"前几年,好干的时候能赚上4万多块钱,2010年也就赚了2万来块钱。"
  调控前
  菜价攀高 买菜人减
  由于用工工资的提高,老严无奈解聘了唯一的雇工。老严说,菜价波动,小菜贩必须随之反应,倘若不能灵活应变,生意会难上加难。"涨价时,大蒜批发价飙到了7块钱,葱最夸张了,一斤要2块8。"调控之前,菜价飙升让老严最受触动。买菜的人明显减少,每天的存菜量增加,原先订他菜的饭店有5家,短短数月,竟然有两家先后关了门。
  调控后
  买菜人增 菜市平稳
  老严说,政府实施调控措施后,一些菜的价格回稳,菜市场变得热闹了许多。"菜价疯涨那会儿,人家挑西红柿都论个买,现在好多了。"说起如今的菜市,老严表示,摊位上的蔬菜已增至70多个品种,除了产自外地的新鲜细菜之外,土豆、胡萝卜等"大众菜"也被老严纳入批发行列之中。究其原因,除了运输绿色通道开通、摊位价格降低之外,市场周边占道摊贩的减少也成为老严卖菜"减压"的原因之一。
  老严说,虽然前不久经历了菜价猛涨,但调控之后的菜市平稳了许多。
  今年
  盼着菜价稳当点
  谈及零售以外的收入,老严称,由于饭店订菜须在年底结算,赚多赚少还是个未知数。去年,几家饭店突然关门,赖掉了以前的账。"饭店的生意难做,这多少会牵扯到零售商"老严称,只是期盼今年的菜价能稳当点,批发订菜的饭店能多一点,好弥补去年的损失。
  最民生·菜价2
  人物:菜农张家华
  没有分得涨价红利
  辛苦了一年,2010年种菜的收入不但没增加,反而降低了,本市菜农张家华并没有分得菜价上涨的"红利"。
  "到了年底,一算账,5亩菜地一年的毛收入不到2万元,比2009年少了一半。" 张家华说,这的确有点"豆你玩"。2011年是否还要种菜,她还在犹豫。
  成本增加 扩大生产难
  去年,受外地菜涌入影响,张家华家种的菜没卖上价,只有那1亩半的菠菜卖得还不错。这几年,张家华种菜的毛收入一直在三万元左右,2009年,种的菜卖上了价,毛收入达到了4万元。张家华说,2010年,村里其他菜农也没赚到啥钱,包括扣大棚的。"就说春天卖得很贵的西红柿吧,往年一个大棚能栽七八筐西红柿秧苗。去年天气冷,一个大棚只能栽2筐,产量少了,单价再贵能赚多少钱?"
  张家华自己家的菜地只有不到2亩地,加上其他亲戚转让的地,这才凑齐了5亩,在村里已算是地不少的了。张家华说,她也想扩大生产规模,让种的菜跟上市场的需求,可成本太高了,她承担不起。去年的倒春寒,张家华种的菠菜冻死一半,让她心疼不已,"2010年菠菜价好,不然我还能多卖好几千。"去年,大棚种的西红柿,批发价卖到每斤2块多钱,张家华很羡慕。她说,自己也想盖大棚,可造价实在太高,另外雇人的成本也在增加。
  今年种菜还是种粮?
  今年种点啥?张家华还没想好。"去年菠菜卖得不错,可谁知道今年的价格会怎样呢?"张家华说,"还要观望一段时间再说。每年种什么菜全凭感觉,没人指导。其他菜农也这样,基本是觉得啥能赚钱就种啥,没个计划。"
  "粮食价格稳定些,至少种粮不会赔钱吧。"张家华正在算计着,2011年是否继续种菜,她正在为种菜还是种粮纠结着。
  最民生·房价1
  人物:河西区骏森房地产 周磊
  回首过去的一年,周磊发现自己的收入锐减了一半。政府的调控政策出台后,房地产市场价格未有大的降幅,成交量却有大幅波动。为了多赚提成,他最希望今年的房价能继续稳定,能有更多人买房。
  房卖不动收入少了
  作为本市河西区骏森房地产一名置业顾问,在这家公司做了两年多二手房销售中介的周磊,如今已从普通业务员升职为一名组长,算是店里的"中层"了。周磊说,二手房价格比新房相对便宜些,而且小户型多一些,比较好卖。目前,本市二手房的成交量直追新房。
  去年房子成交时冷时热
  周磊说,以前,二手房交易除去夏季都是旺季,"因为进伏后不能装修。"2010年却和往年不同,四月份调控政策出来后,二手房交易陷入萧条。直到5月底,见房价没明显下降,看房的人才逐渐多起来,房价也慢慢上升。接下来的6月,天气变热,买房的人又开始少了。好容易到了9月份,二手房交易火起来,紧接着的新调控措施却又让购房者陷入观望状态。11月,买房的人又开始多起来,周磊觉得日子好过了点。到了年底,按照惯例,会出现一段二手房交易的小高峰。"很多房主到了年底急着把房子出手,价格会相对便宜点,一些买房的也抓住了卖房人这个心理。"不过,周磊发现,2010年年底二手房交易量萎缩得可怜,没几个成交的。是"京五条"的余威仍在呢?还是市民对明年政府出台的调控政策有更大期望,周磊说他也想不明白。
  盼买卖双方别再"胶着"
  尽管2010年二手房销售不旺,不过,周磊发现,房价可是一直在缓慢上涨。
  周磊说,作为中介,收取买方和卖方各1%佣金作为店里收入,业务员再按比例分得提成,卖出去的房子越多,收入也会越多。去年一系列调控政策出台后,虽然房价没下降,但买卖双方的"胶着"让他吃尽了苦头。他希望今年这一状态早些改变,自己能多卖出几套房,多赚点钱。
  最民生·房价2
  人物:限价房申购者林女士
  为选房奔波大半年
  2010年12月8日,经过5个多小时的等待,林女士终于面露笑容。文件袋中,一张粉色的单据上写着一个三位数,"5"打头,这个号码是林女士此次排号的"战果",她终于申请到了津南区浯水道的限价房。为了能选上一套比市场价便宜20多万元的限价房,林女士已奔波了大半年。
  "八卦阵"里转5小时
  林女士54岁,家住河西区尖山路,儿子今年25岁,一家三口挤在40多平方米的小单元里。眼看儿子即将成家,购买婚房对于林女士一家来说,算是头等大事。
  说起当时拿号的过程,林女士感慨万千。"我们老两口消息不灵,那天亏了我儿子早上8点多上网,才知道浯水道的楼盘发号了。"得知消息后,林女士和爱人顾不上吃早点,赶紧打车赶到现场,当时是上午9点半,排号处已挤满了人,"听说排在前面的那些人半夜4点多就来了。" 由于"场地"不大,排号现场被分割成回字形,排队等候者要拐上好几道弯,林女士戏称自己和爱人简直像陷入了"八卦阵"。下午两点多钟,林女士终于通过最后一道"关卡"。"拿到号时我挺美的,可一看自己是500多号,心里又不太痛快。"排号如果太靠后,就不容易选到好房子。
  "都是一样的房子,限价房比市场价能省下20多万元,就冲这一点,再难也得申请一个资格证!"林女士和爱人早在2000年就下岗了,儿子至今没有固定工作。得知自家情况符合申请限价商品房购买资格后,2010年4月,林女士一家开始为此事四处奔走。历经两个多月,林女士终于拿到了《天津市限价商品住房购买资格证明》。
  "拿证时我们一家特高兴,可愁事儿紧接着又来了。"由于资格证明的有效期为一年,可即使是限价房,购买也要仔细斟酌。林女士说,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选定一处合适的房子,挺紧张的。拿证后,林女士一家先后跑过王兰庄天房美域豪庭、华城佳苑和河东区万新村限价房项目,算上浯水道的限价房已经是第四处了。"有的价格还是高了些,有的地点太不方便……"
  对限价房寄予厚望
  虽然一号在手,但说起未见雏形的新房,林女士仍有些担心。"房子应该是小户型,希望能早点开盘,见到房子才踏实!"排队等号的过程中,林女士称总有人议论房价,最终公布的价格和林女士的期盼很接近,能选得上性价比高的房子,是林女士最大的期盼。


来源:中财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