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22|回复: 0

[行业特色与就职提醒] (菜农)菜贩老刘的苦辣酸甜

发表于 2011-1-7 15:49:2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见到老刘时,他正在为买家称菠菜。
    “刚好20斤,再给你添几棵。”戴着摩托车头盔的老刘抓一把菠菜,放进买家的塑料袋里,脸上挂着憨厚的笑容。
    冬日寒冷的清晨,三门峡市区和平路市场里菜贩的叫卖声、买家的还价声、送菜摩托车的轰鸣声,汇成了菜市场独有的奏鸣曲。
    “俺在这个菜摊干了20年了!”卖菜间隙,老刘向记者感慨。
    老刘全名叫刘清玉,商丘人,今年45岁。上世纪90年代初来到三门峡做贩菜、卖菜的生意。从经验全无的摸索,到不计得失的淡然,老刘尝遍了苦辣酸甜。



    “最近天很冷,但我还得在凌晨4点钟起床,因为5点就有客户来买菜。”据老刘介绍,和平路市场的菜贩大多是供应饭店、学校的,必须起早。
    “苦不苦?累不累?”见老刘扛着一大袋辣椒往三轮摩托车上放,记者追上去问。
    “天天这样,习惯了,喊苦叫累有啥意思?”老刘说完,骑着三轮车送菜去了。
    正在算账的老刘的爱人笑起来:“现在好多了,每天卖完卖不完,亏不了多少。20年前那才叫苦呢!”
    刘清玉与妻子初到三门峡贩菜时,住在租来的鸡棚里,冬天放盆水都会结冰,夏天闷热得像锅炉房。白天夫妇俩上街卖菜,3个孩子没人照顾,只好把他们锁在家里。
    “那时我们只卖葱,买家少,每天连10块钱都赚不到,可全家5张嘴等着吃饭呢!房东见我们可怜,经常把吃不完的饭菜送给我们,3个孩子抢着吃。”老刘的爱人说。
    “要是批发的菜多了,就算是大雪天,晚上也得留下看菜。那几年,我的手、脚、耳朵都冻得流脓。”送完菜回来的老刘笑着说。



    中午,在老刘夫妇的邀请下,记者来到他们位于和平路东段的家。
    “这是2003年买的二手房,当时我们攒了点钱,买房主要是为了大女儿上高中方便。”坐在略显陈旧的客厅里,老刘抿了一口白酒,笑着说,“我跟孩子她妈没日没夜地忙,没时间接送孩子上学,只能是房子跟着学校走,孩子到哪里上学,我们就搬到哪里住。”
    老刘的大女儿当初在崤山路一小上学,1996年,该小学改建为三门峡市实验小学后学费上涨,老刘付不起学费,只好将孩子转到师家渠小学。让老刘欣慰的是,大女儿的成绩一直不错,可儿子的成绩却一年不如一年,老刘开完家长会后发了脾气,揪住儿子就是一顿猛打。小女儿上初中时贪玩导致成绩下降,老刘把成绩单甩在了女儿脸上……
    “我们再苦再累都不要紧,孩子们得有出息。有时候发脾气也是为他们好!”老刘感叹道。



    吃着热辣辣的火锅,谈着贩菜经历,老刘平静的脸上起了波澜。
    “每年除了大年初一到初七,其余的时间不管刮风还是下雨菜都要卖。有时候客户订好的菜突然不要了,菜就积压了;有时候别家把你生意抢了,你也不能太计较,这生意还得继续做。”
    对老刘这样靠卖菜为生的人来说,菜比人金贵。
   “夏天怕菜烂,冬天怕菜冻。”在和平路市场,因为天冷,许多摊位的蔬菜上都盖着一层棉被。
    “夏天一般凌晨一两点起床,然后到批发市场进菜,所以咱的蔬菜都是最新鲜的。”据老刘讲,他每天大概进二三百公斤蔬菜,有时候早早就卖完了,有时候会积压。
    “夏天最怕卖不完,菜一过夜就烂。亲手将自己批来的菜扔进垃圾堆里,心里酸酸的。冬天进菜量不能太大,冻坏了一样卖不掉。”老刘说。



    提到初次尝到卖菜的甜头,老刘说,1991年他刚卖菜时,有一天赚了20元钱,比现在一天赚了200元还高兴。
    老刘是个不甘落后的人。1994年,他花6000元钱买了一辆三轮摩托车,成为和平路市场第一家用三轮摩托车批菜、送菜的商户。
    如今,老刘的大女儿就要大学毕业,小女儿今年也考上了大学,儿子在外地工作,全家的日子越过越兴旺。
    问及今后的愿望,老刘看看自己的屋子说:“咱普通老百姓,房子旧点也能住。下一步想买辆带空调的面包车,能拉菜、能坐人,以后再热、再冷也不怕了!”

来源:西部在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