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8|回复: 0

接触网施工工艺进步的奠基人

发表于 2021-7-12 15:40:4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中工网
         王向栋终其一生都在接触网施工工艺这片广阔的原野上耕耘。37年来,他先后参加宝成、阳安、襄渝等十余条电气化铁路建设,解决了大量施工技术难题,为国家多条重点电气化铁路工程贡献了智慧。
  造就我国接触网施工工艺
  在宝成线广马段施工时,王向栋受单位委托编写第一本接触网施工教材。当时人才十分匮乏,王向栋只能一边教授知识一边埋首研究写作。就这样,在他的引领下,编写团队夜以继日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编写出单位的第一本接触网施工工艺教材,为后续接触网规范施工提供了基本参考和规范。
  工作之余,王向栋利用有限时间对职工进行上岗培训,将自身知识技术储备毫无保留地教授给大家,从而在技术上保证了接触网正常施工。在总结宝凤施工时,他参照前苏联的施工规程,自主编制了我国第一本施工技术规程,使我国接触网施工技术走上了独立自主的道路。那时条件艰苦,王向栋经常利用蜡烛挑灯夜读、奋笔疾书,天气寒冷和蚊虫叮咬丝毫不影响他在学术上前进的脚步。
  1973年,王向栋以主编身份参与编制了我国第一本接触网施工预算定额,当时王向栋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观点和方法,使这本书成为行业典范。
  实地创新改良接触网施工工艺
  王向栋将自己在书本上获得的知识和智慧应用到实践当中。1960年宝鸡东站施工中,王向栋提出并在全站推行了新工艺:在土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以基础外型尺寸挖坑,就地浇制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在当时立即得到专家的鉴定和认可,后又在宝成、阳安线大力推广,并陆续在全国推行。此工艺保证了行车人身安全,在当时大量地节约了人力、物力,并提高了工程质量。
  1971年阳安线施工中,同事和工友们在面对大量流砂而一筹莫展和无从下手时,头脑灵活的王向栋在经过大量考察后,又精心提出了下混凝土圈的施工工艺,解决了这一难题。
  1982年初,丰大线沙张段施工即将面临冬季冻土挖坑的难题,工期紧急,王向栋提出在年前未冻结时将坑挖至1.5米,土凉干后回填,到年后一月马上进行二次开挖的方法。该方法既解决了冻土挖坑的难题,又解决了支柱回填的问题。
  在1989年宝凤线施工时,经过长期的现场考察勘测,王向栋提出了软横跨测量、计算、预制、一次安装的新工艺。
  创建行业领先的光辉业绩
  1979年,王向栋从技术岗走上管理的岗位,逐渐摸索出一条改革管理弊端,创新管理的模式,创出了行业中的领先业绩。
  他分析当时农业包产到户的办法,提出并推行了以班组为单元,以工时、材料、质量、安全为内容的班组分站(区)承包施工的新管理方式。
  王向栋说:“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工作,更好地为职工服务。”王向栋一生都在为接触网这一件事奋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