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16|回复: 0

原来水泥脱销都是苹果惹的祸

发表于 2011-1-10 08:26:1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jpg

  这两天长了一个见识,知道水泥脱销都是苹果惹的。这并非我胡说八道。据称,目前北京一些水果批发市场中出现了在装苹果纸箱的夹层中灌入水泥的花样。造假手段从“砖混”升级到了“混凝土框架结构”。(1月9日《山东商报》)

  网上有一句很流行的话: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是,两个人一起出门,你买苹果四代,我买四袋苹果。据称,苹果纸箱原来只有1斤重,而“水泥纸箱”重4斤到5斤。现在看来,这段流行话要改改了,更悲剧的是:买回四袋苹果,还有一袋是水泥。

 当水泥大量用到苹果中去,水泥还能不脱销嘛。故而有此一说:水泥脱销都是苹果惹的祸。水泥和苹果之间的对应关系,估计在此之前,即使最前沿的经济学家也未必想到。

 其实此前,包装箱里放砖头、放铁块,此弄虚作假提高货物重量的手段早已熟知。但“江山代有才人出”,造假手段竟又有了新的“技术革新”。难道基本道德、诚信真的就不需要了,真的就这么难寻了吗?
 
 说句实在话,对于摊贩的小狡黠或者说小滑头,公众是能够接受的。如果“水泥苹果”只是出现在一两个摊贩那里,或许还有着一丝好笑。但当这种现象大量出现时,却不由人不生出一种痛。而且作假者丝毫没有脸红,丝毫没有愧疚感。这说明,我们的市场经济真的要补上道德这一课。

 别说上纲上线。这是一个多元的时代,对于许多东西我们或许不能接受,但也不必愤怒。而有些东西,却是有必要表示出愤怒态度的。拿道德来说,我们应该有着基本的诉求,应该有着基本的底线。一个民族,最可怕的不是有一些无道德的人和事,而是当道德底线被突破时,大家都看到了却都无动于衷。长此以往,道德底线一再突破,最终将无底线可言。

 据经销商称,买整箱苹果大部分都是送礼的,“买的人不吃,吃的人不买”,很少有人因此而来秋后算账。什么时候苹果也和茅台一样,沦为送礼的专属了?

 再小的市场,都应有基本的市场伦理存在。维护市场伦理,也是监管者的责任。据称,一些批发市场卖苹果已经开始实行“实名制”。很有必要,但对于那些执意为之、已经为之的摊贩,应不应该适当处罚?还有,在“水泥苹果”成为普遍现象过程中,监管者应不应该反思自己的失察失管甚至失职?(乔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