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133|回复: 0

实现碳中和要加快技术攻关

发表于 2021-7-17 10:37:5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13日举行的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闭幕式上,10个绿色项目集中签约,协议金额达550亿元。短短3天时间里,国内外各界人士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就“低碳转型 绿色发展——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唐登杰表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十四五”时期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对我国而言,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任务艰巨,是一场硬仗。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关键是用绿色技术替代传统技术。”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表示。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主任黄晶指出,我国目前的脱碳成本较高,对交通运输、建材等行业而言,实现碳中和目标面临着成本挑战,“需要发展一些颠覆性技术,让成本降下来”。
我国碳排放集中在生产制造领域,这决定了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不能照搬照抄西方国家的道路。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尤为关键,既需要推动能源、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也需要加快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推进低碳、零碳、负碳和储能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的攻关和推广应用。
“城乡建设直接碳排放占全社会碳排放总量的10%,建筑、交通、基础设施运行以及社区建设都对节能减碳具有重要的影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杨保军表示,要大力促进城市开发方式转型,推进工程建设全绿色化,推动智能创造和工业化协同发展,大力发展零碳建筑,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的绿色化水平,积极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贵州省副省长谭炯表示,贵州将聚焦可再生能源、绿色制造、绿色建筑等领域,构建绿色证券、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等不同金融产品协同配合的绿色金融体系,探索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新模式、新路径和新机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