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起点。值此民族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携手,共域外敌。中国共产党发表通电,号召全民族抗战,并主动请缨,积极抗日,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后,两支部队同时向抗日战场挺进。老百姓看到大批的国民党军队往后撤,而八路军却还往前走,非常奇怪地问“你们到前面去干什么?”我们的干部,战士们告诉老百姓“我们是八路军,是要上前线去打鬼子的。”一听到这样的言语,人民群众非常激动,把家里仅有的吃的都送给部队,特别是东北的流亡学生,只要看到有部队要上前线去打日本鬼子,他们就在各个车站欢送,大唱抗日歌曲,情势非常感人。尽管老百姓还不了解当时八路军的情况,但是他们认为,这个时候能上前线去打鬼子的部队就是好样的,就是英雄的部队。人民群众高亢的激情,对八路军指战员也是一种鼓舞和激励,八路军指战员纷纷表示,“我们一定要上前线,打击侵略者,我们决不当亡国奴!”
红军改编的过程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起初,一些红军战士不愿意更换帽徽,因为在红军战士心中,红军的军帽和红五角星是革命精神的象征,这种精神上的信仰是难以轻易改变的。战士说,“我参加红军就是来打国民军的,现在让我穿上他们的服装,带上他们的军帽,我宁死也不愿意!”可见战士的革命精神非同一般。但也正是这种革命信仰的支撑,使得红军战士在艰苦的岁月里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让人难以想象的任务。
自卢沟桥事变打响了抗日战争第一枪之后,中华儿女一致对外,大有把侵略者赶出我们家园的架势。在这样的一场战争里,无数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他们投入这场战争,他们期待和平。但实际上,在那个时候,日本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军事力量上,都是占有很大优势。在强大的日本侵略军面前,我军几乎没有抵抗之力,这个时候急需要一场战争的胜利来鼓励军心,急需有这样的一场战役,来扭转这种被动局势。这,就是1937年9月25日发生在山西大同的平型关战役。
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的伏击战。在当时日军长驱直入、国民党军队节节后退的形势下,八路军首战告捷,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疯狂气焰,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从而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上下的民心与士气。平型关下响起的枪声,激起了中华民族抵抗日寇侵略的信心和决心;平型关下的精神,历经八十余载,仍在持续弘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