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89|回复: 0

海拔4200多米,高反、缺氧、余震不断,他们这样度过

发表于 2021-7-19 09:11:0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工人日报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海拔4200多米,阴雨连绵。受5月22日7.4级地震的影响,不少当地群众依然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中。当日,“同心·共铸中国心”医疗专家组一行来到这里,为玛多县群众进行为期3天的义诊巡诊以及医学普及。  
  专家到达当晚便遇到了4.9级余震。
  玛多,在藏语中意为“黄河源头”,海拔4200多米,是青海省海拔最高的县,人口约1.5万。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这里湖泊众多,风光旖旎,有“千湖之县”的美誉。然而,恶劣的生存环境也时刻威胁着当地群众的身体健康。 
  在长长的队伍中,31岁的羊搭拉姆将婴儿裹在藏袍中双手紧抱,偶有雨水落在孩子脸上,她会用袖子轻轻拂去。见此情景,来自北京市第六医院的骨科医生孙祯杰走了过去。询问后得知,羊搭拉姆腰部不适已经3年了,这次听说有北京的专家来县里义诊,她便提前一天抱着孩子驱车90多公里来到义诊现场,在帐篷里住了一夜。经过检查后,孙祯杰判断她患有结核病的可能更大,于是给出了更科学的建议。
  面对当地群众,专家们不仅要克服高反带来的身体不适,还要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克服语言交流的障碍。为了将义诊活动尽可能多地惠及当地群众,医疗专家组需要登门入户为那些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救治。
  “记得要多给老人翻身拍背,防止褥疮和肺部感染。按时按量吃药,还要定期体检和监测血压等指标。”在黄河乡果洛新村的一户牧民家中,来自北京市顺义区杨镇小店卫生院的副主任医师林琳不停地在叮嘱患者家人。
  林琳说:“我是第一次在这样的环境里给患者看病,好多疾病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当地特殊的环境所致,另一方面则是长久以来卫生健康意识的缺乏。”在义诊期间,林琳不仅要接待患者,还要指导当地卫生院的医师,帮助他们提高对一些疾病的认识以及相关药品的使用。
  在义诊的这几日里,医疗专家组所到之处都能吸引一大批当地群众。这种情景,对于北京天坛医院心脏外科主任徐东而言并不鲜见。9年11个涉藏地区的义诊经历已经让他对当地群众的健康状况有了系统而全面的了解。徐东说:“常年的生活方式和受教育的程度,决定了他们对疾病缺乏基本的认识。”
  7月10日,在塘格玛村卫生室内,一名20多岁的藏族姑娘在男朋友的陪伴下坐到了徐东面前。女孩患有先心病,男朋友很郁闷,这也成为了他们感情发展的羁绊。看到眼前的一幕,徐东感到似曾相识。他说:“许多疾病发现越早,治疗越早,越有利于他们健康的恢复。但有时他们面对一些疾病根本不吃药,不是说没钱买药,是因为这事根本就不在他们脑子里,这就很可怕。”在3天的义诊时间里,徐东共筛查出先心病患者7例。对此,徐东将会把相关情况汇总到组委会,为他们提供后续的治疗。
  下午,卫生室里的患者逐渐减少,塘格玛村在雨水洗礼后,天空湛蓝,低矮的白云变幻万千,好像随时都要亲吻这片多情的土地。诊疗中,徐东遇到了一名即将前往西宁学习护理专业的高中毕业生。看着她身上的藏族服饰和稚气未脱的面容,徐东说:“毕业后,最好能回到你的家乡,这里更需要你!”
  据悉,自2008年汶川大地震至今,“同心·共铸中国心”大型公益活动为受援地举办医务人员培训800余场次,培训人员5万余人次,为近10万名各族群众开展健康教育710余场,捐款捐物5亿元人民币,为近2000名先心病患儿进行免费手术治疗,免费救助大骨节病患者、脑瘫患者等近千名,近万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