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三伏天是夏天中最热的时节,白天非常晒,傍晚又十分闷热,一不小心就容易患上中暑、热伤风等夏季常见病。大暑将至,天气的炎热马上到达顶峰,如何防止夏季常见病,平安健康地度过这个夏天?中医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说法,我们又该怎么通过夏季养生增强体质呢?本刊采访了原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北京同仁堂特聘中医专家王金柱,为大家科普夏季防暑养生知识。
如何防治夏季常见病?
·中暑·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也就是说,身体素质不好、抗病能力低下的人群更容易生病。
而在炎热的夏季,室外温度高或室内高温、空气不流通的状态下,体弱的人群容易中暑。头痛、头晕,大汗、少汗、甚至闭汗等出汗异常,尿多等这些都是中暑的症状,严重的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晕厥的情况。因此,不可小瞧中暑,一定要在做好防暑的基础上增强体质,健康地度过这个炎炎夏日。
如果已经因中暑出现了头昏、恶心、胸闷的症状,包括晕车、晕船的现象,可以在适当休息的同时服用仁丹。“仁丹”是一种朱红色的水丸,又称“清凉丸”,由13味中药组成,有清热、开窍的作用,临床上除了对中暑出现的头昏、恶心、胸闷、晕车、晕船等症状有治疗作用外,还适用于夏季暑热、饮食不节引起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泄泻、倦怠无力等急性肠胃炎一类的病症。
另外,若是夏季乘飞机、乘车、乘船外出旅游,可提前服用仁丹,亦可将其研磨成粉末,加适量温水调和成泥糊状,置于肚脐处,用创可贴贴敷固定,同样能起到防暑的作用。
·上火·
都市人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作息不规律,夏季燥热又贪凉,还不愿意放弃重口味的饮食,这些都是容易引起夏季上火的原因。如果忽然发现自己开始长口腔溃疡,眼睛周围红肿、早上起床眼睛黏黏的睁不开,没说多少话就喉咙痛,好好的又开始便秘,那么很有可能是上火了。
上火的症状,按中医“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八纲辨证来讲,属于实证、热证的范畴。头目眩晕、口鼻生疮、风火牙痛、爆发火眼、咽喉疼痛、耳鸣肿痛、大便秘结等都是由于肺胃蕴热引起的,如风火上攻,即外感风热引动内火,就会导致头目眩晕、心烦易怒、口渴便秘等症状的发生;平时身体热盛又偏爱辛辣重口味的人,胃腹积火则会导致牙齿剧痛、牙龈红肿的现象。
既然上火了,那么就要想法子降火、祛火。治疗这些上火的症状,应以清热解毒、散风止痛为宜,通过解肺胃蕴热之毒,达到降火、祛火的目的。由21味中药组成的京制牛黄解毒片正是清热泻火的常用药,不过年老体弱、脾胃虚寒的人群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当然,还要注意调整不良的生活习惯,在容易上火的炎热天气里,尽量少吃或不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喝白开水,保证充足的睡眠休息,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在引起上火症状之前就将火降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