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表一:消费者第一反应图
    表二:消费者选择维权方式图
    表三:消费者对调解时间选择图     记者调查显示:百人中只有3人立刻要求赔偿
    记者近日在采访中遇到了在市府大道一单位上班的苏女士,她告诉记者,自己在开发区一家面馆吃面,发现碗中有一根长长的头发丝,就提出不吃了,要退钱。在她囔囔着与店主交涉的时候,她听到正在吃面的一位女顾客好像在自言自语地说:“吃面遇到头发丝,有什么奇怪的,换一碗面就行了,有必要大吵大闹吗?”
    听了这话后,苏女士很感慨:事情虽小,但商家侵权是事实呀,为什么有些人认为是小题大作呢?
    为此,记者就一盘菜内发现一根头发丝你会怎么处理为题,做了一个调查。
    100%的人曾遇到过带头发丝的菜
    百人中只有3人立马站出来寻求赔偿
    “你在餐馆里消费时,有无遇到饭菜里有头发丝之类异物的情况?”面对这个问题,记者随机采访了100个人,答案都是:遇到过。占所有调查人数的100%。
    从调查分析学来看,在餐馆消费时,多数人会遇到食品安全问题。不过,对于接下来的问题,可能会令很多读者感到惊讶,那就是“遇到此类事情后,你会采取以下什么措施?”记者给了三个选项。但是,确定选择“立马找服务员说事”的只有3个人。八成多的人认为,因为头发丝的问题就找商家维权索赔太麻烦了,怕说也说不清楚。
    认为“换盘菜”是较合适的解决方式
    没有人主动提出以一赔十
    “如果让你摒弃麻烦等因素,和服务员寻找解决方式时,你又会选择怎样的方式?”这个问题记者给出了四个选项目:
    A. 换一盆菜
    B. 退钱
    C. 以一赔二
    D. 以一赔十
    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认为以一赔十的条件比较苛刻,没有人进行选择。在采访中,有被调查人员甚至反问记者,怎么最后一个解决方式和前面的相差这么大,定为以一赔十。
    其实,这是有依据的。2010年新的《食品安全法》第96条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道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超过6成消费者
    只愿意出十多分钟花在调解上
    最后,记者询问了这百名消费者,如果在与商家调解不成,是否愿意拨打12315时,超八成的消费者不愿意拨打12315来调解。他们认为,调解花时太长,耗不起。其中有个问题也值得注意,这八成的消费者,都因为担心时间的原因,不曾与12315联系过。
    调查还显示,超6成的消费者最多愿意出十多分钟时间,来与商家协商饭碗里头发丝之类的侵权小问题。
    老调解员有话说
    台州消费者维权意识普遍不强
    记者随后采访了市消保委,过去的一年内,我市12315接到食品类的申诉案件260件,其中一盘菜里有头发丝的投诉却无踪可寻。这表明,在此问题上,消费者基本上选择了自行调解。
    黄岩消保委老调解员张威说,这些年来,他遇到不少食品类案件,其中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占了绝大多数,因为饭菜里掉进头发丝而投诉的事一年碰到一件都算多了。
    当老张与记者谈到上述调查结论时,他更是摇摇头说:“台州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普遍不强。”老张还说,这类案件真要处理起来,也比较困难,因为这类消费纠纷很难取证。
    记者问:“商家要赖账时怎么办?这类案件一般是怎么处理的?”老张说,由于这类纠纷产生通常是商家疏忽等原因造成,当消费者与其理论时,商家也都是不承认的,所以一般不会做以一赔十的处理。
    老张说,消费者遇到的侵权事件,只要消费者坚持进行维权,有九成经消保委调节是会达成共识的。台州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