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62|回复: 1

走近中共党史上的先模英烈人物(170)文朝荣

发表于 2021-7-27 07:15:5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align=justify]
  2018110612043223171.jpg
[align=justify]
        文朝荣(1942—2014),贵州省赫章县海雀村原党支部书记,2014年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align=justify]
        几十年来,他不向困难低头,不向贫穷折腰,带领群众向荒山要绿地,推广良种良法,把全村1.3万亩荒山从风沙四起的“和尚坡”变成了万亩林海,把“苦甲天下”的少数民族贫困村带上林茂粮丰的致富路,被群众誉为“搬动贫穷大山的老愚公”。

[align=justify]
        他心中只有群众唯独没有自己,困难时期卖掉自家猪牛换来口粮接济贫困户,自己掏钱为村民购买种子。

[align=justify]
        从村党支部书记岗位退下来后,坚持义务巡山护林,20多年从未发生过一起火灾、偷盗案。2014年2月11日,因积劳成疾医治无效去世,终年72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27 07:25:39 | 查看全部
文朝荣:带领群众战贫困
2019-10-08 来源: 经济日报
        地处黔西北高原滇黔交界处的贵州省赫章县河镇彝族苗族乡海雀村,海拔2300多米,曾是个地瘠民贫的扶贫开发一类重点村。
  为了生存,群众只能尽力开荒。1982年,40岁的文朝荣出任海雀村党支部书记时,全村800多人,但耕地多达1.68万亩,“能种庄稼的地方几乎都种上了”。
  但广种薄收,缺粮状况反而日益严重。“人均口粮不足100公斤。每到年末,就有群众开始缺粮,到四五月份,已有农户揭不开锅,只能吃些野菜、马铃薯叶。”年逾古稀的村民王学芳回忆说。
  文朝荣决心带领群众解决“吃饱饭”的问题。“山上有树就能挡住风沙。而且有林才有草,才能养牲口、生产肥料,才能有粮食。”下定决心后,文朝荣迅速号召群众植树造林。1986年冬天,文朝荣带领全村300多名青壮年冒着严寒,开始了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壮举,也拉开了海雀决战贫困的大幕。在文朝荣的带领下,海雀村群众连续奋战3个冬春,造林1.16万亩,让全村30多个光秃秃的“和尚坡”披上了绿装。如今的海雀村,森林覆盖率超过70%,林木价值达8000万元以上,人均经济存量约10万元。
  在饿着肚皮绿化荒山的同时,文朝荣开始琢磨如何提高粮食产量。1989年春,在文朝荣的带领下,海雀村破天荒地出现了白色地膜。之后,他又根据海雀的气候、地势特点实行土地有机改良,有效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粮食单产大幅提升。到1994年,海雀村的粮食总产量达到14.46万公斤,是文朝荣上任时粮食总量的两倍多,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203.5公斤,村里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
  2014年2月11日,为海雀村脱贫致富操劳一生的文朝荣,因积劳成疾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2岁。在文朝荣精神的激励下,海雀村群众持续接力向绝对贫困发起冲锋,终于在2016年实现整体脱贫,告别了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记者 吴秉泽 王新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