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10年,全国税收收入完成77390亿元(扣除出口退税后为70062亿元,不包括关税、船舶吨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从2004年至2010年,除了2009年税收同比增长9.8%外,其余年份税收总收入同比增长均2倍于同年GDP增速。目前,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89%左右。按此测算,加上非税收入,2010年政府总收入或超过10万亿元。(据1月11日《国际金融报》)
“政府收入迈入10万亿时代,税收增速2倍于GDP”,当这样的信息摆在公众面前,对每个普通公民来说,最期待的事,显然就是将国富转化为切切实实可以感知的民富。
国富与民富的关系,很容易厘清。最简单的逻辑,就是国富并不等于民富,民富应是国富的根本依存。在国富的语境下,如果出现国家财富只掌握在少数人那里,贫富差距极大,只会造成生产积极性受挫,社会矛盾激化,经济也只有越来越萧条。失却公平与正义,国富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也就是说,藏富于民,是现代政府绕不开的必然选择。
但显然,在国富与民富之间,现在仍有一条漫长的道路需要打通。比如,这些年,税收收入增速超过了GDP增长,而GDP增长又远远超过居民收入增长。把这两段距离加起来,不难想象国富到民富之间的路程长短。
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对收入分配改革寄予强烈期待,希望通过这项改革来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原因。与任何领域的革命初期举步维艰的原因一样,收入分配改革目前未能完全承载起公众的期待,主要原因就在于背后涉及到诸多利益博弈。当中国进入“10万亿时代”,当税收收入增速如火车般快跑,如果不能迅速满足公众的民富期待,就很容易催生更多不平衡的焦虑感。
这些年的种种“审计风暴”告诉我们,纳税人的钱有时是会被乱花的。而层出不穷的腐败大案要案也表明,纳税人的钱,有时被一些权力揣进了自己腰包。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办公楼越来越豪华,一些官员的收入福利越来越高,这些体面光鲜,衬托得买不起房、看不起病、读不起书的老百姓,脸色更加苍白黯淡。10万亿时代是国富的表征,如何让国富迅速抵达民富之道,二者如何形成和谐共振,现在必须引起重大关注了。
笔者认为,是到政府下决心实行措施,为民富提速的时候了。(单士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