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67|回复: 0

秦代官铸半两钱

发表于 2011-1-13 12:25:1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关于秦代官铸半两钱,其钱径、重量及文字风格,多年来不断在探讨中,一直未有定论。1991年,笔者一篇谈秦半两的小文最后写道:“秦始皇陵墓内,当年除埋藏着无数奇珍异宝外,可能还有相当数量的官铸秦半两钱陪葬。可惜在秦末战乱中,楚霸王项羽四十万大军屠咸阳,烧秦官,火三月不灭。经过项羽劫后,是否还有一些制作精整的官铸秦半两钱被保存下来呢?我们只有等待以后考古发掘的报告,说不定在秦始皇陵墓出土之日,就是大秦半两寻得答案之时”(见《钱币》第八期)。
        十五年后喜讯终于传来。据新华网报道:2005年10月,在“北京故宫与兵马俑论坛”会议上,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主席米歇尔佩赛特宣布一个重要信息:“考古学家在秦皇陵地下发现大量钱币,估计是秦代的国库”。这一发现,震惊了考古学界和钱币学界。笔者在想,地下埋藏这么多钱币,属于中央国库贮存的货币,还是属于陵墓陪葬用的钱币?鉴别钱币的性质很重要,如果属于前者,在未发掘出土前,本文不妨作一些预测。

    (1)  这批国库贮存的货币,枚枚都是官铸半两,制作精整规范,当中绝不会混杂有径小径薄不规范的私铸钱。
   
    (2)  钱币出土之时,估计将会有一批秦代开国半两钱曝光,秦统一中国后,颁布废除六国使用的货币,以秦半两钱取代之。秦中央政府在处置统一货币改革的工作上,绝不会马虎了事。根据当时的国力和气势,秦皇赢政的心态及他办事的严勤,对部属的苛求,再观察近三十年来各地出土秦半两实物资料,我们有理由作出如下推断:秦代立国初期,曾经铸造过一批规范而标准的“半两”,其钱径较大(35mm左右),重如其文,即十二铢(相当于7.5g),制作规范,以方折笔划的小篆为钱文书体,这一标准铸币即为秦代开国半两。它作为战胜国的象征,曾在各地通行使用。不过这种大半两钱流通时间不长,后来因秦币减重,开国半两钱被回收熔铸,故除埋藏地下现今被发现外,其存世数量已不多。关于秦代官铸半两钱问题,笔者在1996年所写的一篇拙文中,曾作过探讨(详见《中国历代货币大系》第二卷,专论篇)。

    (3)  这批国库贮存的钱币,数量最多应该是中型半两钱,其钱径26–28mm,重5g左右,文字制作皆规范,属于秦代中期及晚期使用的官铸半两货币。

    (4)  此地下国库贮钱中,可能还有从六国收缴得来的各种铸币,集中在中央存放保管。这些旧货币是铸造新币的主要材料。当年因铸钱用的铜料需求量极大,供应紧拙。熔旧币,铸新钱,有助解决铜荒。

         战国晚期,秦钱大小不一,官铸与私铸钱混杂使用,给后人鉴别战国半两与秦代半两增加不少难度。目前有年代根据的出土秦半两钱仍然不多,秦皇陵地下发现大量钱币,意义重大,它将成为鉴定秦代官铸钱币的重要依据,而《史记》记载半两钱“重如其文”之说,亦将会得到印证。

——以上文章摘自香港钱币学者、收藏家关汉亨先生《集币随笔》之其中,06年曾发表于《中国钱币》杂志上。经同意转载,在此与读者分享。


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