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09|回复: 0

大拇指隐隐作痛?当心患上“妈妈手”

发表于 2021-8-6 15:57:4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文汇报
     你听说过“妈妈手”吗?狭窄性腱鞘炎又被称为“妈妈手”,常见于产后哺乳期的妈妈,其最直观的感受便是大拇指隐隐作痛。刚刚经历了分娩洗礼,妈妈们的肌腱、韧带均较为脆弱,再因长期抱着宝宝,使得手腕频繁处于某一负重体位,会导致手腕肌腱发炎、疼痛、肿胀。它虽然不会对生命造成威胁,但或多或少会影响生活质量。
  如今, “妈妈手”不再只是妈妈们的“专利”,美发师、银行职员、文案工作者、收银员、搬运工以及老师等长期在工作中过度使用拇指的人群,都需要警惕“妈妈手”。此外,如今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电子产品,玩手机的动作也加重了拇指的负担,需要引起重视。
  “妈妈手”的特征
  我们大拇指的根部有两条肌腱,在竖起大拇指时,可以在大拇指根部的手腕处摸到拇短伸肌与拇长展肌两根肌腱。这两条肌腱活动一旦过于频繁、超过负荷的力量,或在不正确的姿势下使用,肌腱就会受伤。
  “妈妈手”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腕关节桡侧(靠近拇指一侧)疼痛,并与拇指活动密切相关。自查时,可先伸直手臂,将大拇指朝手掌方向90度下压,再将其余四指包住大拇指,若感到拇指根处诱发疼痛或疼痛加剧,有可能患上“妈妈手”。
  “妈妈手”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疼痛:腱鞘炎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局部有明显痛感。在进行运动时关节还会有酸胀和乏力感。
  肿胀:由于患处长期受到摩擦,肌腱会出现条索状凸起,不同患者凸起程度不同。
  功能障碍:主要发生于手腕部位,会影响手腕的发力。患者在运动时会觉得痛感明显,进而使运动功能受到影响。病情严重者,常常会有在早晨起床后手指无法自由弯曲或弯曲时感到吃力的现象。
  日常预防谨记5条准则
  “妈妈手”等腱鞘炎若不及时治疗,病情会越来越严重,甚至发展为永久性活动不便,严重影响生活、学习及工作。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有意识地注意预防:
  1、连续工作时间不宜过长,工作结束后要搓搓手指和手腕,再用热水泡手。
  2、长期伏案办公的人应采用正确的工作姿势,尽量让双手平衡,手腕能触及实物,不要悬空。
  3、在进行洗衣、做饭、编织毛衣等家务劳动时,要注意手指和手腕不要过度弯曲或后伸、用力不要过大,不要提拿过重的物品。
  4、天气寒冷时,如在冬天洗衣服最好用温水,防止手部受寒。
  5、得了“妈妈手”的新手妈妈短期内最好少做或不做家务和抱孩子,避免用疼的那一侧手腕用力。抱孩子用另一侧手为主,疼痛侧改为用肘部用力,让手腕和手指都空出来,保持放松状态。
  如何摆脱“妈妈手”
  如果“妈妈手”已经找上门来了,那么可先自行进行如下方式缓解:
  热敷:感觉身体关节疲劳时通过热敷、药水泡手,局部涂抹解热镇痛药膏等方法可缓解疼痛症状,减轻炎症。
  佩戴护具:佩戴腕部护具有利于减少腕部的受力,让肌腱得到休息,帮助炎症消退。
  锻炼:手腕关节做360度旋转;或将手掌用力握拳再放松,来回多做几次,或将手指反压或手掌反压几下,都可以有效缓解手部的酸痛。
  手臂、手腕适当抬高:患上“妈妈手”的新手妈妈们往往在清晨醒来时会感觉手指僵直,伸展不开,这时可把双臂抬高,让血液快速回流,缓解症状。夜间如症状明显,可在胳膊下垫一个小枕头,将手腕适当垫高。
  外用药:患者可在腕关节桡侧疼痛处贴敷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膏剂(扶他林),或口服消炎止痛药物,如效果不佳应及时就医,可在医生指导下做局部封闭等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