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库房里又响起了内燃机扳手的 “马达”声,职工不看也知道这是孙师傅在修理工机具,顺着声音寻去,一地的家什,大大小小的零件有序地摆放在地上,一台台修理好的机具被重新摆上设备架,像列队的士兵一样,等待着冲锋的号角。
孙师傅叫孙昭望,是淄博工务段淄博线路车间维修工区的一名职工。他善于钻研,是个维修工机具的行家里手,工区的工机具都是他修理,在车间里是个 “名人”,车间的干部职工一说起他,几个特点张嘴就来——多年的先进、维修工机具的 “大拿”、甘于奉献的老黄牛……
1983年,19岁的孙昭望进入淄博工务段工作。接到命令那天,孙昭望高兴坏了,因为他对生硬的钢轨有着特殊的感情,来自同样是一名线路工的父亲的熏陶和感染。
孙昭望来到车间后,被分配到三工区工作。当时工区有15名职工,外地职工较多。天蒙蒙亮,工友们就听到厨房里锅、碗、瓢、盆响个不停,待到走进厨房才知道,孙师傅正在忙活着给伙计们做早饭。每逢过年,孙昭望更是从大年三十到初七都值守在工区给职工包饺子做饭,这一坚持就是三十多年。
三十多个春节没在家过,家人也都习惯了。以至于后来每逢春节,媳妇都会带着闺女到工区和职工一起包饺子,吃年夜饭。每当这时,孙昭望总会露一手自己的拿手菜——粉皮炖鸡,这也是工区年夜饭的保留大菜,深受工友们喜爱。尽管孙昭望后来辗转了几个工区,这个习惯一直保持了下来。
每到一个工区,孙昭望都会留下说不完的话题。 “孙师傅挺有才,如果给他一点时间,说不定能造出一辆坦克来!”车间司机张方强笑着说。这是一句玩笑话,却是对孙昭望善于钻研、勤于思考的一个认可。在作业现场,不论机器出现什么样的故障,他只要听一听、摸一摸,查问题、排故障总能八九不离十。
有一年,辛泰线电气化改造捣固作业时,一台捣固机突然趴了窝。伙计们换了各种办法,却怎么打不着火,急得操作手满头是汗。闻讯而来的孙昭望让操作手将捣固机抱下道,他边拉火边听机器发出的异常声音,判断机器内有沙粒,拆开进行检修,果然沙粒是罪魁祸首。容不得多想,一边趴着用嘴吹,一边用木棍挑,终于解决了故障。
今年集中修时,一根钢轨需要切除5毫米,这难度让锯轨手一时踌躇不决。如果再换一根钢轨,时间不允许,白白浪费掉一根钢轨令人惋惜。紧急时刻,车间安排孙昭望火速驰援。
孙昭望先对锯轨机各紧固件、砂轮片再次检查,确认机械运转正常。锯轨机上轨,扶正并紧固,为慎重起见,他让工友再复核一遍尺寸,以防止锯轨时出现误差。锯轨开始了,工友们都屏住了呼吸,绷紧了心弦,默默给孙师傅加油……随着“当啷”一声响,薄薄的一片钢轨被均匀的锯下,顿时掌声四起。
“一枝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孙昭望不仅自己技术过硬,还热心带徒、倾心育才,为车间长远发展,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他对自己所带的每个徒弟都坚持做到循循善诱、言传身教,既教业务技术也教做人。他所带的徒弟有的已成为青年骨干,有的已应聘到管理工作岗位。而他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