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72|回复: 0

节能减排也能炒成概念股?

发表于 2011-1-18 08:09:3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河南林州大面积停暖事件,至此才慢慢看到全貌。并非是“节能减排”,而是当地政府涉嫌套取2300万补贴款,关停刚建成3年的火电厂,造成新厂未完工、旧厂已被炸的空当。(1月17日《新京报》)

  寒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再遇上冷漠的地方政策,并且差点又被地方政府把所有责任推给“节能减排”的国家大政策。

  走捷径炒股,不少股民喜欢盯着概念股,玩一把就走人。因为业绩股需要有良好的业绩来支撑,这需要耐心坚守;而概念股则是依靠某一种题材,特别是紧跟国家大政策,比如环保、高科技等概念,短时间内就能将价格拉高。而林州政府显然是个“炒股高手”,玩弄节能减排的概念,把才建成3年的重点火电厂关停,再去申请国家补贴款,私底下又偷偷地让关停的火电厂继续发电,被查处后,干脆炸掉,造成全市停暖,钱赚了责任也推了,全身而退。反倒是国家的“节能减排”政策,差点成了地方政策的替罪羊。

  “节能减排”被当做概念和替罪羊,林州不是第一例。此前屡屡发生的为节能减排停电,同样是国家政策被地方政府玩弄于股掌之间,然后带着公众将矛盾指向国家政策,企图以此忽视掉自身的错误。

  “被走样”的又何止是节能减排。一个本来为遏制地方政府为了经济利益而忽视民众生活的政策,各地执行中本应指向的是当地最大的污染源和资源消耗型企业,但所有这些事关地方钱袋子的耗能排污大户,都在“节能减排”的死任务中毫发无损地存在着,受到“误伤”的却是无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于是,国家政策的推行,每每都成为地方政府谋利的“概念股”,一边利用这些新概念套取国家补贴,一边私下继续按老套路赚钱,一边冷漠地要求公众忍受受损的利益来支撑这些新概念。

  炒股时的投机心理,实在不应成为地方政府执政的思路。千万别忘了,概念股都是短线投资,而政府需要的是对民生的长久坚持。(丁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