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62|回复: 0

虚假诉讼 可处重罚(以案说法)

发表于 2021-8-12 15:06:5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张天培

【案情】原告许甲与被告许乙是亲兄弟,二人系被告许某某和刘某某的长子和次子。2020年底许甲向法院提起第三人撤销之诉,主张被告许乙与被告许某某、刘某某于2017年达成的拆分家产调解书侵害其共有权益,因许甲近期才知晓此事,要求撤销该调解协议。

案件受理后,法院调取了涉案调解协议的案件卷宗,发现在2017年的调解过程中,原告许甲曾到庭表述其与诉争房产无关,并放弃主张任何权益,这与许甲称其此前并不知晓此事相矛盾,据此,法院认为该案涉嫌虚假诉讼。庭审过程中,原、被告双方当事人均认可在诉前一起“商量”了本案,但仍坚持要求撤销原调解协议。鉴于双方当事人庭审态度恶劣且无主动悔过表现,法院以判决方式驳回许甲的诉讼请求,并决定对4名当事人恶意串通、虚假陈述的行为分别处以2万元罚款。

【说法】宣判后,法官对4名当事人进行了批评教育,4人均认识到自身行为的违法性,并表示一定按期交纳罚款,今后将会遵纪守法,做诚实守信的公民。

法官提醒,根据相关规定,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切不可拿诉讼当儿戏,虚假诉讼的行为不仅会增加当事人诉累,造成司法资源浪费,行为人还有可能面临严重处罚。

法官表示,民事诉讼法规定:“民事诉讼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诚信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公民参与诉讼的重要法律准则。因此,诚信诉讼是所有诉讼参与人共同的法律责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