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夏老师,您好!
我在新闻调查中的后两个镜头反驳了第一个镜头中一些人的说法,这种写法是否合适,还有待夏老师定夺,做工粗糙,多谢斧正。
学生:黄山
郑州铁路局新乡机务段日前对青年职工的安全意识进行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3.3%的人认为“保持持之以恒的责任心,很难”,为此,他们结合一位岗位明星的成长经历,开展岗位安全责任大反思活动,取得显著效果——
岗位明星所产生的“裂变”效应
新闻背景:
……
“5月12日3时34分,郑州铁路局管辖的侯月线阳城站助理值班员何宗伟在接88874次重载列车时,由于严格执行接发列车作业标准,认真监视列车运行状态,发现列车运行中部一辆装有钢锭的平板车的第2位台车心盘错位300毫米,心盘销折断……,防止一起可能发生的重载货物列车颠覆事故,该局党委书记评价说:‘何宗伟防止事故,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因为他执行标准化作业不走样,事故隐患自然难逃他的眼睛。’……。”(载自《人民铁道报》2007年5月19日第1版)
郑州铁路局对何宗伟一次性奖励5000元,他所在车务段对其奖励5000元,郑州铁路局开展“学习何宗伟,安全立新功”活动。同时,何宗伟师傅受到万元重奖,在职工中泛起不小的波澜。
新闻调查:来自郑州铁路局新乡机务段。
镜头切换一:在该段运用车间学习室里,职工们对何宗伟防止事故得到1万元奖励议论纷纷,有的说,该拿,这就是对尽职尽责职工的肯定。可也有一些青年职工不以为然地说,他也就是“点”儿幸,这会“瞎猫撞上死耗子”了,大家谁没有防止过比他还“悬”的事故,这次让他赶上了。可一提起何师傅干行车工作18年,经常防止大、小事故这件事,议论最凶的职工都“卡壳”了,咂咂舌头说,防止大事故自不必说,可一些诸如防外伤这样的小事故不容易避免,难,真的很难,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
镜头切换二:6月1日,新乡机务段月山运用车间SS40052机车,司机申勇机班牵引货物列车停到太焦线后寨站内再开车时,司机发现机后29位前折角塞门被人关闭,从而防止了一起折角塞门关闭开车的险性事故。这是该机班近段时间防止的第5起行车事故。
镜头切换三:新乡机务段检测中心段内检测班组,清一色的年轻人。7月25日,他们在顶轮检测时发现韶山4改进型0945机车右5轴箱轴承内、外滚道剥离,防止一起可能发生的切轴事故,这是该班组近2个月内发现第14起类似故障。
……
笔者点评:保持持之以恒的责任心,真的很难么?
非也,《责任胜于能力》书中有一种观点:“一盎司的责任感胜过一磅的智慧。”这就说明责任对于一个人、一个班组、一个企业的重要性,它是个人职业信誉的“名片”;是班组向更高方向努力的“通行证”;是企业叫响品牌、亮出身份的“护身符”。没有一个成功企业要站稳市场,不靠企业职工尽职尽责完成的,也没有一个成功员工不靠遵守职业操守,体现自身价值。何宗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助理值班员,没有防止这起重大事故,也许他会继续默默无闻下去,但他因责任而精彩,因塌实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而倍受人们羡慕。但他的价值远远不在于此,他引起郑州铁路局全局职工对责任胜于能力的思索,责任必做于细,责任必做于勤。何宗伟就像那支站在阳城小站煽动翅膀的“蝴蝶”,在郑州铁路局职工中刮起尽责“飓风”,引起郑州局13万铁路职工对履行职责的反思,审视自己作业程序全过程。可喜的是,新乡机务段一线职工在探讨“何宗伟现象”中,认识到只有让尽职尽责成为恪守的职业习惯,渗透在每个作业环节中,防止大大小小各类事故才会成为必然。“安全”这根弦在防止了一起事故后尤其要绷紧,这是人们最容易松口气和疏漏犯错的时候,思想松一松,事故攻一攻,时刻具备不骄不燥保安全“常态”心理,保证安全生产杜绝心理“失态”,只有这样防止事故和发现故障配件才会不难,才能相互之间完成一种职业精神的“火炬”传递,一种敬业态度的不断升华。
一花独放不是春,安全之花齐放春满园。目前,曾对保持持之以恒的责任心持怀疑态度的职工从中受益匪浅,成为安全生产的中坚力量。
注:附照片一张,新乡机务段职工互相交流学习何宗伟事迹的感想。
作者姓名:黄山
作者单位:郑州铁路局新乡机务段党群办公室
邮编:453000
电话:0373-2124183
通讯地址:河南省新乡市中同路305号
审稿人:杨春峰
审稿人职务:郑州铁路局新乡机务段党群办公室主任
审稿人联系电话:0373-212419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