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今天是2011年春运第一天。元月15日,新疆西部律师事务所张元欣、阮浩文、靳琦等三律师,联名写了一份《建议书》,用特快专递从新疆乌鲁木齐寄至铁道部,建议动车和高铁票价在春运期间对农民工实行特殊优惠,即其票价不高于特快票价的20%。(1月18日《法制周报》)
就在同一天,有媒体报道,在温州打工的李先生特意请了一天假,大清早到火车站排队买票,整整站立近10个小时,李先生还是未买到票。晚上7时许,李先生的女友给他送去一件大棉袄和一桶方便面,这对80后恋人准备继续排队“抢票”。而这样的镜头,还将在千千万万即将回家的农民工身上重现。最近网上热传的“排队哥”,也是无奈之举。
因为“一票难求”,就必然有严寒下长时间、甚至通宵排队的经历,尤其对于买不起飞机票坐不起高铁、动车的农民工,他们基本上只能如此排队硬买。别说有尊严地回家,能够花相对少的钱顺利回家,那就已是幸事,哪里还能在乎体面。
然而,农民工越是不具备有尊严回家的条件,作为铁路方面就越应为他们创造条件。目前,从需求与运力两方面看,一方面是普通硬座、站票牌“一票难求”,另一方面则是高铁、动车上座低。运力固然是硬件上的基本要求,但一旦投放市场,就应考虑到经济因素。
诚然,春运是阶段性的,为了春运一个月的需求,大幅增加运力,春运缓解了,但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闲置了,这不是一本合理的账。
三律师的联名建议书不妨考虑。高铁与动车降价销售,单个票价可能亏损,但薄利多销,比“大面积空座”的经济效益恐怕还高些。更重要的是,在最需要它的春运阶段,它有效缓解了中低收入群体的“回家难”,发挥了社会效益,使带有公共性质的火车也显得温情脉脉。
火车站农民工排队购票需要几天几夜,与其说他们是在上演“一票难求”之难,不如说他们是在为不能承受的高价车票而“透支”。如果他们都能坐得起高铁和动车,他们恐怕不会为了求一张普通车票耐寒受冻。我们承认运力不足的矛盾依然长期存在,农民工能够个个有尊严地坐火车回家,还需要相当长的路要走,但在有限的资源中,也不妨特殊时期特殊政策,别让农民工在寒风中通宵排队,未尝不是“人民铁路不为人民”的真实写照。(周稀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