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177|回复: 0

姚赣南:海拉尔要塞前的沉思 (游记)

发表于 2021-8-16 14:35:1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到达内蒙古海拉尔时,华灯初上,整座城市是那样的舒坦和平静。市区的灯光秀把一幢幢建筑物打扮得十分靓丽,如同被琥珀与珍珠镶嵌起来的艺术品。 
        第二天早晨,天空下起了细雨。大暑时节的海拉尔,气温只有23度,凉爽宜人。 
        今天计划要去参观的目的地是“侵华日军海拉尔要塞遗址”。在我的印象中,这样的遗址也就是一排碉堡、几条战壕而已。 
        然而,走近海拉尔要塞,参观了历史事件的展览,又进入十几米深的地道,这一幕幕让我心头一颤,思绪纷纷。 
        在地道入口,有一位大叔在出租军大衣。 
        我问:“下面冷吗?” 
        大叔答:“零度。” 
        “租一件大衣多少钱?” 
        “5元!” 
        我仗着自己穿着长袖衬衣和摄影背心,没有租,心想:“有那么冷吗?” 
        往下走,一股股冷气扑面而来,石梯扶杆上沾满了冷却水珠,湿漉漉的。越是往下越冷,真是冬天刺骨的感觉……上面的大叔说的是实话。 
        这个地下工程真是大得很,而且设计考虙得十分周全。我下台阶时粗略数了一下,约有80多个台阶。按每个台阶20公分计,深度就达到十五六米。工事坑道主通道约一米七宽、两米高,左右两侧连接房间,有指挥部、医院、寝室、弹药库、厨房、蓄水间、厕所等。小的几平方米,大的五六十平方米。我们参观的地道只是目前开放的一段,行程约15分钟。 
        据介绍,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占了东北。从1934年开始至1939年,为抵御苏军进攻,日军在东北境内设立十几处工事。海拉尔要塞是最大的工事之一,于1934年6月动工,1937年末竣工。 
        目前,海拉尔要塞已勘测的各种工事总面积达1万平方米,地下通道4000多米,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房间50多间,全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该工事当时在地下完全能够保证基本生活及作战供给,苏联战地记者称之为“地下城市”。 
        这么浩大的工事,完全是以剥夺中国劳工生命建造起来的!当年,日本侵略者用抓来或骗来的数万名中国劳工修建要塞。劳工们早饭吃的是高粱米稀粥,午饭是又酸又硬的混合面窝头,喝的是生水。在冬天零下40度时还要干活,身上穿的是一套像麻袋一样的更生布衣,根本无法御寒。 
        这真是一座人间地狱!在日寇的皮鞭下每天干十几个小时重体力活,累死、病死、饿死、冻死、被打死的中国劳工不计其数。 
        成千上万的劳工尸体被日军运到北山和敖包山之间的沙地掩埋,形成了海拉尔的“万人坑”。在要塞工程完工时,为了保密,凶残的日军用铁丝把劳工的肩胛骨穿在一起,集体枪杀、活埋。真是绝灭人性,令人发指! 
        直到1945年8月9日,苏军开始出兵东北。8月12日,苏军对固守海拉尔要塞的近7000名日军发起进攻,至16日,共俘虏3827人,打死3000余人,彻底摧毁了这个地下魔窟。苏联红军在进攻时付出了巨大代价,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在海拉尔东郊小孤山上,有24座苏军烈士合葬墓,安葬着约1130名苏军烈士。每年,都有大量的中国和俄罗斯民众来到这里祭奠烈士英灵。 
        海拉尔要塞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级国防教育基地,现更名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当天,停车场上有五六十辆大小汽车,参观者络绎不绝,有许多家长是帯领着孩子来的。 
        参观完海拉尔要塞后,心情久久不能平息。地道、铁轨、工具、白骨、冷冰冰的混凝土……都在诉说那侵略者的罪恶暴行,都在展示着那中国劳工的斑斑血泪。 
        走出地道,天放晴了。望着蓝天白云,望着远处绿油油的呼伦贝尓草原,望着高楼林立的海拉尔市,这一切似乎在告诉人们:今天,我们的和平安定生活来之不易,是千百万革命志士奋斗的结果。 
        在旧中国,人民为什么吃那么多苦?还不是因为国家太贫弱了。一百多年来的苦难与抗争,求索与奋进,可歌可泣,它激励今人,昭告后世,应当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努力奋斗,建设一个强大的祖国!

(发表于2021年8月9日“金台唱晚”微信公众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