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82|回复: 1

在家“刷酸”有风险!

发表于 2021-8-16 17:43:5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羊城晚报
        “手把手教你刷酸”“新手刷酸攻略,跟黑头粉刺说拜拜”……最近,在多个网络平台上,在家DIY刷酸美容的内容走红。所谓的“刷酸”,其实就是一种化学换肤术(又称化学剥脱术),就是将化学制剂涂在皮肤表面、导致可控的皮肤损伤后,促进新的皮肤再生。近两年,刷酸逐渐成为美容院的热门项目,也出现了一批在家刷酸的“潮流达人”。很多消费者会将刷酸当作控油祛痘、清洁肌肤的一个有效选择。

不过,在家刷酸有风险!8月11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了一篇名为《科学认识“刷酸”美容》的科普性文章,为广大群众科普“刷酸”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并特别提示,“刷酸治疗”要去正规的医疗机构。

自行刷酸恐引发不良反应

国家药监局提醒,“刷酸治疗”中使用的“酸”种类很多,有些“酸”是不能用于化妆品的,如维A酸、三氯醋酸等。为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刷酸”时“酸”的浓度一般相对较高。以医疗机构皮肤科常见的“刷酸祛痘”为例,治疗时,果酸常用的浓度为20%、35%、50%和70%,水杨酸常用的浓度为20%-30%。

化学制剂的种类、浓度、在皮肤上的停留时间,都可影响换肤的深度。依据化学换肤的作用深度不同,可以分为浅层换肤、中层换肤、深层换肤。换肤作用的深度越深,效果也越明显,但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也更大,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暂时性红斑、肿胀、刺痛、灼热等不适,术后可能出现结痂、色素沉着等。另外,也有较小的可能性造成灼伤、糜烂、渗出、色素异常、反应性痤疮、粟丘疹、毛细血管扩张、接触性荨麻疹、瘢痕等。

需在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

国家药监局提醒,“刷酸治疗”需在具有医疗资质的医院或诊所进行,应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羊城晚报记者在小红书、大众点评等平台看到,在广州,提供刷酸服务的机构既有专业的皮肤医院,也有不少美容医院。刷酸费用一般由原料费、刷酸费以及修复护理面膜等其他费用组成,价格基本在500元-1000元左右。为吸引消费者,各家机构推出的折扣也五花八门。

随着自媒体的兴起,“手把手教你刷酸”教程走红网络,从刷酸入门产品介绍到刷酸具体步骤、刷酸后具体注意事项,可谓应有尽有,在家刷酸成了更多人的选择。从平台的留言来看,确有人因此改善了皮肤状态,但发生不良反应如脱皮、泛红、爆痘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广州某医学美容院院长王琼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刷酸项目在医美界存在已久,并不是一个新兴项目。这几年突然流行,是因为很多年轻消费者将其作为祛痘、改善肤质的一个途径。

“我接触过一个消费者,她每天都在家刷酸,痘痘不仅没有消,反而让皮肤变得又红又痒又薄。”王琼表示,“酸”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不适合高频率使用,因为这并非常规主流应用,只是用于辅助治疗。消费者要听从专业医生建议,有相关的治疗需求才去做。

“一般来说,浓度高的酸,一个月左右刷一次就可以了,浓度低的话一周一次。”王琼表示,在专业的机构,专业人员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浓度和方案,并可科学观察、判断治疗中皮肤的反应进程,在必要时给予干预或适时终止,以减少或减轻皮肤的不良反应。

化妆品禁止宣传“换肤”

羊城晚报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刷酸”,发现市面上有不少果酸或者水杨酸类化妆品,有进口也有国产,价格在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不少化妆品都将“刷酸祛痘”作为主要卖点,吸引消费者购买。

国家药监局提醒,化妆品中可以添加果酸、水杨酸等,但有着严格的使用限制和技术要求,允许使用浓度相对较低。如水杨酸在化妆品中的含量不得超过3.0%。

要注意的是,化妆品是以清洁、保护、美化、修饰为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不具有医疗作用。部分化妆品能够实现一定的清洁、去角质等功效,但与“刷酸治疗”有着本质区别。化妆品禁止明示或者暗示具有医疗作用,避免使用“换肤”等不当宣称,防止误导消费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16 18:04:54 | 查看全部
额嗯,学习了。确实是,不瞎弄哈 不要毁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