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静音地铁”模式还需做实落细
你是否常被地铁里外放的短视频噪音所烦恼?一阵阵专属抖音快手的魔性笑声从陌生手机中传出,明明不识手机主人,却闻其手机噪音,让人生厌。近日,南宁市开启 “静音地铁”模式,新修订的《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中特别新增了“禁止在车站、车厢内使用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的规定。(8月16日 广西新闻网)
“静音地铁”模式也不算啥新鲜事,早在前些年,上海、北京、天津、兰州等城市早已相继出台相关规定,完善地铁静音规则,而在今年两会上,南京市政协委员也建议南京颁布地铁“静音令”。可见,人们对包括地铁在内的公共区域电子设备外放声音扰民早有反感。
这次南宁市开启“静音地铁”模式,在新修订的《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中又特别新增了“禁止在车站、车厢内使用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的规定,对公共区域电子设备外放声音干扰他人,也具有一定震慑作用。但是,每一次新规颁布后,对文明素养高的人来说,外放声响扰人现象可能大有收敛。如果对不讲文明、不守规矩的人来说,对新规就会熟视无睹,依旧我行我素了。比如:新规颁布半个月以来,仍有一些乘客将新规抛在耳后,打开短视频外放成为惯性,需要旁人提醒才知道自己行为不妥。当然,对习惯在公共区域打开短视频外放的人,总不能老是让人提醒,或是让人给一个提示的眼神吧。如果遇到一些外放“钉子户”,周围人再怎么劝阻都不听、不改又怎么办呢?
所以,笔者认为,整治外放扰人,还需做实落细。一方面,要让新规长出牙齿,对不讲文明、守规矩的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另一方面还要设立群众举报电话和平台,让广大乘客互相监督,共同创建“静音地铁”模式。事实上,不管是地铁,还是公交车,既是我们身心疲惫时,在下班途中短暂停留的港湾,又是调整好心情,在上班途中再出发。如果在这里得不到好心情,那么其工作、学习和生活也难有高质量,其身居城市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归属感就更无从谈起。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群众利益无小事,“静音地铁”模式还需做实落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