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73|回复: 1

“贴”得紧才能“写”得实

发表于 2011-1-20 18:35:2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当前,“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正在全国新闻战线深入开展,有关单位结合典型案例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和自我教育,确保专项教育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虚假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败坏了新闻工作的声誉和新闻工作者的形象。新闻打假,势在必行。这次专项教育活动,奏响了全国新闻战线围剿虚假新闻的战歌。

    真实是新闻报道的生命。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就是要把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真实、公正、完整地报道出来,传播真实可靠可信的信息,为公众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提供参考。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发挥新闻报道良好社会效应的前提。从一些虚假报道中不难看出,有些是因记者没有深入新闻事件发生现场而造成的,有些是因报道远离群众、远离生活、远离现实而造成的。因此,要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能否贴得紧至关重要。只有贴得紧,才能更真实,进而防止虚假报道的产生。

    党的十六大以来,“三贴近”成为宣传思想战线加强和改进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成为新闻媒体从事新闻报道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从新闻工作实践来看,凡是真实鲜活、感人至深、喜闻乐见的报道,往往是记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入一线采写出来的。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新闻报道中贴得紧,就是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到事件发生现场去,感受实践的脉搏,吸吮生活的醇香,倾听群众的心声。记者要放下架子、扑开身子,克服艰难困苦,勤动眼看,勤动手写,勤动脑思。这样才能够撰写出鲜活的新闻稿件,拍摄出有生命力的新闻画面,也才能更全面、更客观地反映事实真相。可以说,谁贴得近、更深入,谁就离真实更近。

    当然,客观实际纷繁复杂,有表象、有本质,现实生活丰富多样,有清流、有浊流。新闻报道贴得紧,不是机械的照搬、简单的复制,也不意味着跟风;而是要客观分析,甄别是非,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坚持正确导向。导向是新闻报道的灵魂。贴得紧就是要贴近实际的本质、生活的主流、人民的愿望,如果偏离或远离这些,自然也就离真实更远了。因而,贴得紧不能把低级趣味当通俗易懂,把迎合媚俗当喜闻乐见,把哗众取宠当生动活泼。贴得紧还必须坚持正确导向,这样才不至于丢了新闻报道的“魂”。

    新闻报道贴得紧,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违背或偏离主流思想意识形态。这样的贴紧,才能离真实更近,才能更好地履行新闻媒体承担的社会责任,进一步提升媒体公信力。(党晓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 21:37:31 | 查看全部
新闻的真实性经常拷问着从业者的良知和责任,所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入一线采写出来的稿子才有生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