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2|回复: 0

我国首次发现2.9亿年前瓣齿鲨化石

发表于 2021-8-30 06:20:5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8月28日电(记者金地、董瑞丰)记者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我国首次发现了2.9亿年前海洋杀手瓣齿鲨的化石。这拓展了瓣齿鲨在北半球的古地理分布范围,为这种史前巨鲨跨越大洋迁徙提供了重要证据,揭示了瓣齿鲨可能是一种游泳能力很强的顶级掠食者。相关成果近日已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国际期刊《地质学报》(英文版)上。
  中科院古脊椎所副研究员盖志琨介绍,瓣齿鲨是一种十分神秘且原始的鱼类,主要生活在距今约3.6亿年至2.5亿年之间,在分类上属于软骨鱼类中的真软骨头类,意思是“具有真正的软骨头颅的鱼类”。目前,瓣齿鲨目仅有17个属种被描述,且大部分是零散的牙齿化石。
  据介绍,此次在山西阳泉地区共发现7件瓣齿鲨牙齿化石,经过对比研究,确定为瓣齿鲨科瓣齿鲨属中的俄亥俄瓣齿鲨。丰富的海洋生物化石证据表明,在2亿多年前,阳泉是一片靠近赤道、温暖透光的浅海,适宜各类海洋生物生存。
  参与此项研究的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人员林翔鸿告诉记者,从尺寸上看,此次发现的瓣齿鲨牙齿化石大小与现生的大白鲨相仿,可以推测它是一类体长可达3米到5米的史前巨鲨,“化石保存散乱的状态也说明,瓣齿鲨可能和今天的大部分鲨鱼一样,牙齿是终身替换的。”目前,在北半球的多个地区都发现了瓣齿鲨化石,但尚未在南半球发现它的踪影。
  在几亿年前的海洋里,瓣齿鲨究竟是怎样生活和捕食的呢?林翔鸿介绍,传统观点认为,它们是一种底栖的运动缓慢的食壳鱼类,以底栖的腕足类、双壳类等具壳生物为食。但此次研究发现,环绕在瓣齿鲨齿冠基部的水平叠瓦状脊纹条带,可能具有在牙齿刺穿肌肉软组织时,通过增加摩擦来防止猎物逃脱的功能。
  这表明,瓣齿鲨可能类似于现生的大白鲨,是古生代海洋里的顶级掠食者。而瓣齿鲨化石在欧美以外的中国和日本发现,表明它具有跨大洋迁徙能力,可能是一类游泳能力很强的捕食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